金錢的魔力教案
師:所以當我把錢遞過去,托德的那張臉啊,馬上發生了變化,我相信這張臉的變化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就拿起書,一起讀——“那種笑容是遍布滿臉的,里面還有折紋,還有皺紋,還有螺旋紋,就像你往池塘里拋了一塊磚那個樣子;……”
(1)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平時是怎么描寫“笑”的。
(2)補文,感受其他作家對笑的描寫。(《紅樓夢》第四十回中曹雪芹對笑的描寫片段)
(3)品讀馬克·吐溫寫的托德的“笑”的獨特之處。(教師通過評價引導學生從笑的變化,寫作方法,深刻含義等來體會)
作者為什么要這么描寫呢?小結:對,這就是作者高明之處,對比的寫法,幽默的語言,極度地諷刺了托德這個小人形象。
(4)師:同一張臉,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引起變化的根源就是那張百萬英鎊,為什么這張錢能讓托德出現這么大的變化?根據資料二的介紹,我們已經知道一百萬英鎊那是需要當時一個普通的英國人辛苦工作1000多年才能得到。所以,在托德的眼睛里,這簡直是一張天文數字的鈔票啊,難怪他在接鈔票時——,(讀)當看清鈔票上的數字時,這個笑容——
(讀)
教師適時地點題:這就是金錢的魔力。
(5)師:讓我們再來讀讀作家精彩的描寫。有感情地朗讀第6自然段4、小結:學到這里,我們來回顧一下,剛才我們通過抓住作家對托德的哪些描寫,看到了一個見錢眼開的托德?(板書:動作 語言 神態)而在這些描寫中作家又特別側重于哪一些方面的刻畫?(神態)
◆關于“老板”:
(1)動作描寫:
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聲輕快的口哨,一下子鉆進那一堆顧客拒絕接受的衣服里,把它來回翻動,同時一直很地說著話,好像在自言自語似的:
(引導抓住:“鉆進”“來回翻動”“興奮地說著話”,想象人物的連續動作,體會人物的心情。)
(2)生動傳神的語言描寫:(課文12~18自然段。)
學生自由試讀十二自然段,談談感受。分角色朗讀。(較快的語速,體現人物的金錢的奴隸媚態。)
4.小結、提煉:讀了文章,托德與老板的可恥嘴臉及性格躍然紙上,呼之欲出,這都緣于作者對人物的生動傳神的動作描寫,細致入微的神情刻畫,入木三分的語言描寫。
三、拓展延伸,引發閱讀興趣
一個富豪之家的兩兄弟,從銀行中取出面額為一百萬英鎊的鈔票,藉此驗證這一百萬的價值。他們選擇了身無分文的年輕人作為實驗品。于是一個流落倫敦街頭的窮光蛋忽然之間得到了一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他的生活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變……想知道故事的原文嗎?(這段最好放在前面,介紹背景,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課文)
1.在《百萬英鎊》這篇短篇小說中處處可尋覓到這樣的生動描寫。感興趣的同學可讀原文,進一步感受作家筆下的人物特點。
2.了解作者──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經歷了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其思想和創作也表現為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展階段。馬克吐溫的《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王子與乞丐》等作品,描繪了一幅幅形象資本主義社會的幽默畫。這些作品讀來親切、自然,充滿輕松的幽默又蘊涵深刻的批判意義,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