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學案例
2、學生匯報后師述: 老師也想帶同學們走進威尼斯領略獨特的風光,希望同學們仔細觀察屏幕中有哪些景物,有何感想? (播放課件后學生發言。)
請欣賞。(播放課件,學生觀看)你發現了什么?
生1:我發現那里的河特別多,除了建筑外全是水。
生2:我發現那里的建筑很特別,和我們這兒的不同。
生3:我發現那里的橋特別多,而且形式都不相同。
師:同學們觀察得可真仔細,這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401座形式不同的石橋橫跨在117條河道上,連接著118座小島,又稱為“水城”、“橋城”、“百島城”。想對它有更深的了解嗎?
(反思:優美的畫面、悅耳的音樂深深地吸引了學生。面對威尼斯這個水城的特色,學生產生了濃厚的探索興趣,形成了強烈的求知欲望。)
3、師述: 本文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大作家馬克.吐溫在游覽威尼斯時,進行了仔細觀察,以形神兼備,靈活多變的語句給我們展示了異國風情,可他為什么在這眾多的事物當中只選擇“小艇”來寫呢?我們一起來學習《威尼斯的小艇》這一課。 板書課題:
威尼斯的小艇
二、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帶著“為什么只寫小艇”的問題,以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閱讀全文,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小組交流。
師:請大家打開課文,自讀,邊讀邊想。你對威尼斯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學習過程中遇到什么疑惑?用筆做上符號,自學后進行小組交流。 (學生學習,教師巡視。)
師:能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么嗎?
生:我發現了威尼斯的小艇樣子美,行動靈活。
師:你是從哪兒發現的,能給大家讀一下嗎? (生朗讀課文第二節。)
師:還有誰愿意讀? (出示課件中的文字,指導學生朗讀。)
生:朗讀課件中的文字,其余學生閉著眼睛想像。
師:你看見的小艇像什么?
生1:它在我腦中像新月。
生2:它在我腦海中像香蕉。
生3:它在我腦海中像鐮刀。
(評析:啟發學生自讀、自悟,并引導學生想像,感受小艇的樣子。不僅理解比喻的精彩,還認識到作者多種的比喻是來自于多方面的觀察。)
師:老師也做了一只小船。 (展示課件:小船有點長,兩頭有點翹,行動點快。)
生讀:你能想像出它的樣子嗎? (學生自讀想像。)
生:想不清楚,你沒有具體寫出船多長,像什么。
師:謝謝你的指導,我知道了在描寫事物時一定要寫具體,還應作一些比喻,才能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們明白嗎?讓我們再一次朗讀,體會作者寫法。
生:齊讀課文第二節。
師:小艇究竟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一睹它的真面目。 (播放課件,學生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