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介紹了威尼斯小艇的外形,船夫駕駛小艇的技術和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描寫了這座著名水上城市特有的風光。全文對威尼斯和小艇的靜態、動態的描寫引人入勝,把威尼斯的獨特風光描繪得歷歷如見,令人神往。
設計理念:
文章淺顯易懂,語言生動優美。本節課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讓朗讀成為學習、探索的重要手段,并在熟讀基礎上畫出小艇的樣子,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探究,小艇與人的關系,扮演游人、船夫,說自己的體會,從而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麗、獨特的風情;
2、 了解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系;
3、 品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上節課我們領略了德國五彩斑斕的花和花背后德國人的一顆“人人問我,我為人人”心,這節課我們走進第26課,感受威尼斯與眾不同的獨特風情。看到題目,你們想,課文會寫些什么?
(讓學生質疑,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生自由發言。
師(過渡):威尼斯是一個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縱橫交*,小艇成了重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車。同學們提的這些問題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
二、感悟獨特風情
1、帶著問題一邊自由讀課文,一邊思考。
2、通過讀你明白了什么,和我們分享你的收獲。
預設學案如下:
“威尼斯的小艇很長,又窄又深,船頭船艄向上翹起,行動起來輕快靈活。”
“行船的速度極快,來往船只很多,他操縱自如,毫不手忙腳亂。不管怎么擁擠,他總能、左拐右拐地擠過去。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平穩地穿過,而且速度非常快,還能作急轉彎。”
“人們坐上小艇后可以看到聳立在兩岸的古建筑,跟來往的船只打招呼,感覺到很有情趣。”
......
(課文通熟易懂,學生基本自己可以完成)
3、作者是怎樣來向我們介紹清楚的呢?仔細讀讀有關語句,把自己感受深或者喜歡的地方做簡單批注。
4、學生自學。
5、小組交流
6、展示點評
教師隨即做補充引導
第2、3自然段,感受小艇的獨特:
1、描寫小艇特點的句子;
2、根據你畫的寫小艇的句子,誰能在黑板上畫上小艇的簡筆畫,并說說自己為什么這么畫。
(通過“讀”的吸收,“說”的表達,幫助學生積累課本中規范的書面語言。)
3、句子比較:
師出示一個句子這句話與書上第二自然,哪句好?
(通過比較,讓學生知道書上運用了比喻句,把小艇比作獨木舟和新月,更能了解小艇的樣子,以及造型優美,用熟悉的水蛇作比喻,顯示小艇的輕快靈活,并給人以動感。)
4、 朗讀感悟:
小艇行動輕快靈活,坐在里面是那么舒服,誰能用讀的方式告訴我們。
(讓學生充分地讀,借助正確地感知語言材料,逐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可以培養學生順暢的語流和敏銳的語感。)
5、 生評價:
師過渡:小艇的樣子真是奇特,坐在里面也非常舒適,充滿情趣,這都離不開船夫的“駕駛技術”,誰能用一個詞說明。
6、你認為船夫駕駛技術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