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小艇的技術以及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展示了這座著名的水上城市特有的風光。
文章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總起全文,整體介紹了小艇在威尼斯的獨特地位。第二部分寫小艇的樣子、船夫的技術和小艇的作用,其中濃墨重彩地、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敘述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結構嚴謹,詳略得當。同時文字淺顯,語言生動優美,是很受學生喜愛的一篇美文。
【設計理念】
一、為思維而教
1、“多元智能”理念:
“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智能強項,每個學生都在運用自己的智能強項進行問題解決,具有自己“個性化”的學習風格。我們的課堂教學應努力創設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空間和時間,促進學生智能的多元發展,語文學科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智能,也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等。即在教學中圍繞一個概念,可以通過多元的渠道,打開多扇窗戶,適應學生不同的智能強項,達到高效的學習。
2、“問題解決”理念:
在“多元智能”的研究范疇中,“問題連續體”理論是將“多元智能”運用于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同時它也是“問題解決”的一種形式,運用這一理論從 “優化問題的設計”、“促進各類問題的適用性”、“進行課堂教學的彈性設計”和“促進問題解決形式的多樣化和成果呈現形式的多樣化”等諸多方面提升學生思維的能級水平,幫助學生從ⅰ類型的問題(問題已知、方法已知、答案唯一)向ⅱ類型、ⅲ類型問題(問題已知、方法多樣、答案多元)直至ⅳ類型(問題已知,方法、答案無數)、ⅴ類型問題(問題、方法、答案都未知,需自己創造)的問題解決邁進。
二、在實踐活動中學習語言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發展語言是語文課的核心任務,在實踐活動中積累、運用、發展語言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傾聽、閱讀、仿寫、說話等多種語言實踐活動的創設和多角度的交*使用讓學生和語言文字“零距離接觸”。
【教學思路】
一、整體感知,初步了解威尼斯小艇
瀏覽課文,說說課文從幾方面介紹了威尼斯的小艇?
回答后板書:
樣子、船夫的駕駛技術、作用
用ⅰ類型問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
二、多元解讀,全面了解威尼斯小艇
1、想象:
了解威尼斯小艇的樣子。
⑴ 細細地讀第二小節,根據課文描述想一想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樣的,畫一畫你想象中的小艇。
⑵ 說說你為什么這樣畫?同桌交流后指名交流。
⑶ 課文中說“威尼斯的小艇像一輪彎彎的新月”,你還覺得小艇像什么?
用ⅲ類型問題啟迪想象,發展空間智能,感悟語言美。
2、演示:
了解威尼斯船夫的技藝。
⑴ 讀課文第四小節,邊讀邊思考威尼斯船夫是怎樣操縱船只的。
⑵ 出示“威尼斯的河道圖”:同學們,這就是威尼斯的河道,這么多的河道交織在一起,這就叫“縱橫交*”,現在老師請同學們來扮演威尼斯的船夫,在這“縱橫交*”的河道上縱橫馳騁一番,我還給大家準備了一艘“威尼斯小艇”(紙制)呢,試試吧。
⑶ 同學同桌練說后,指名一位同學扮演船夫,在“威尼斯河道上”邊演邊說自己駕駛小艇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