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兩則》教學設計(五年級下冊選學課文第二課)
……
師:(學生交流之后)為什么人們開始看了木牌上的字都無動于衷?沒有人為老人留下一個銅板。此時,老人在想些什么呢?
2、走近行人
師:可是晚上,這一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請讀課文——無論是衣著華麗的紳士、貴婦,還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枚銅幣送到老人的手里,就連衣著寒酸的小職員,也摸出一枚銅幣交給老人。(教師當記者,采訪兩名“行人”,請他們談談自己為何有此變化。)
師:此時此刻,老婦人心里又有什么變化呢?
板書:前后對比
3、走近詩人
師:詩人當時為什么會想到加上“春天到了”這句話的呢?
(引導學生從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老婦人“什么也看不見”的不幸遭遇的強烈反差入手,暢談加了這句話能打動人的原因。)
板書:品悟語言
師:詩人心里所想到的,課文里面用一句話做了概括,那就是——(用美好襯托出不幸的人更加不幸。)
四、課堂小結,學法遷移
1、小結學法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加了一句話》,主要用了什么樣的學習方法?
(前后對比 品悟語言)
2、法國詩人讓·彼浩勒的神奇靈感讓我們佩服,讓我們記住他的名字。咱們周恩來總理的語言智慧同樣讓人欽佩。用上請“前后對比,品悟語言”的方法,自學《“我們一起消滅法西斯” 》。
3、師生交流。
4、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領悟了語言的無窮魅力。語言的魅力來自即時的發揮,更來自于平時的積累。在這兩個故事里面,你積累了哪些好詞語呢?說說它的意思,讓同學來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