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教學案例
師:這兩處自由一樣嗎?
生:第一個自由指從狗洞子里爬出來得到的自由,第二個是葉挺渴望得到的自由,是人被釋放的那種自由。(答案可能不同)
師:這里的人指什么?
生:真正的人
師:狗指什么?
生:革命者中的叛徒
師:好,我們男同學讀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女同學讀為狗爬出的洞卻敞開著,看看這是一個什么句子?(對比句)
師: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這個高叫著的聲音是誰?
生:國民黨反動派(學生答不出時可以補上一句:是誰把葉挺關起來了?所以是誰的聲音?)
師:國民黨反動派這么喊的目的是什么?
生:想讓葉挺投降,做革命隊伍里的叛徒,當敵人的走狗。
師:那么在讀國民黨反動派這句話的時候應該是什么口氣?
生:輕蔑,瞧不起。鄙視,誘惑。
師:誰能試著讀一讀
(學生模仿讀)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地引導,讓學生感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丑惡嘴臉,讓學生盡情抒發自己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憤恨,并且可以通過讀或做動作等方式發泄出來)
師:葉挺選擇了從狗洞子里爬出來而獲得的自由嗎?他是怎么想的?好請一名同學讀讀第二小節(指名讀)
師:葉挺是怎么想的?
生:他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師:把這句話改成肯定的句子應該怎么改?(。。。不能。。。。。。)
師:在讀這一小節時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為什么你這么想?
生:因為他知道人的身軀不能從狗洞子里鉆出。
師:“深深的知道”這個短語在這句話中有什么作用?(加強肯定語氣)
師:現在就讓我們把葉挺的想法用堅定的語氣讀一遍
(生齊讀)
(通過“怎能”、“深深地知道”這些詞語,讓學生重讀,來體會作者那堅定的、不愿受國民黨反動派威逼利誘的態度)
四、學習第3小節
師:葉挺沒有選擇從狗洞子里爬出,他選擇了什么呢?讓我們齊讀第三小節(生齊讀)
師:他選擇了什么?
生: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師:“永生”是什么意思
生:永遠的活著,永遠的存在
師:人能不能永遠的活著?(不能)那人的什么可以永遠存在?(精神,信念,尊嚴)
師:詩中葉挺說要在烈火和熱血中永生,我們知道烈火中是不能永生的,那么這里的烈火指什么?(精神,信念,尊嚴)
師:詩人又說要把我和活棺材一起燒掉,什么是活棺材?
(監獄)師補充: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
五、感情升華、課外延伸
師:讀完詩歌后,你覺得葉挺是個什么樣的人?
(生答各異)
(本環節旨在運用說讀結合的方法,讓學生感悟詩歌內容,并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來升華感情。巧妙點撥、引導、幫助學生讀懂詩句的意思,特別是讀懂有比喻意義的詩句,使學生在“讀、思、議”中感受詩歌內容)
師:此時此刻,老師仿佛感受到了葉挺那不屈的氣節,呼喚真正的自由,呼喚革命的尊嚴,請同學們仔細傾聽(配樂范讀)
師:同學們,你們想讀嗎?全體起立,握緊雙拳,呼喚出我們的尊嚴吧(生齊讀)
師:同學們,無數的革命者拋頭顱撒熱血為的就是讓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現在他們做到了,我們過得很幸福,而我們要做的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能夠茁壯成長,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在音樂烘托的氣氛下,在教師充滿情感范讀的引導下,讓學生們在齊讀中表達出自己的情感,為課后情感的延續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