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教學設計
(二)學習第二小節
1、小組讀第二小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作者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做出了怎樣的回答?你是如何理解這幾句話的?(生發言,師補充)
2、師:是啊,葉挺將軍告訴我們并不是他不愛自由,只是如果是跪在敵人面前出賣靈魂換取的屈膝投降的自由,他寧愿不要。說明了葉挺將軍的立場十分堅定。(板書立場堅定)
3、師:同學們,睜大你們的眼睛,發現了什么沒有?第一節和第二節詩歌中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自由,和兩個破折號)它們的意思一樣嗎?(兩個自由的意思不一樣,第一個自由——指出賣革命,被判革命后得到的所謂的“自由”;第二個自由——堅持真理的革命者希望的真正的自由。兩個破折號的意思一樣,都表示解釋說明)
4、這一小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這一小節呢?先領會下,一會請男同胞來讀一遍,看看你們有沒有將葉將軍的那份情感表現出來啊?(生讀,師生評價)(表達了葉挺同志決不向敵人屈膝投降的決心,表現了革命者堅持真理、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讀的時候要堅定、有力、高昂)
5、全班齊讀第二小節
6、師:為什么葉挺同志有這么強烈的決心,又是什么支持著他為革命事業而獻身呢?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小節
(三)學習第三小節
1、全班齊讀第三小節,想想這節詩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能找出來嗎?想想各把什么比做什么?(地下的烈火:比喻人民革命的熊熊大火,指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力量;活棺材:指囚禁革命者的牢房,也指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
2、師:是啊,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到位啊。一個真正的革命者是決不會向敵人屈服的,因為他心中充滿著對革命事業必勝的信心。所以,他決定怎么做呢?(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其中永生在本文指永存不滅,抒發了作者決心為人民的解放事業獻身的壯志豪情)從這一舉動表達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葉挺同志對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憤慨,對革命必勝的信念和為共產主義事業獻身的壯志豪情)
3、師:嗯,那我們應該怎樣讀這一小節呢?誰愿意來示范讀一讀這一小節?記住要讀出你的感情和體會來。(生讀,學生評價,再讀)(地下的烈火、一起燒掉、得到永生等詞語讀時要鏗鏘有力,語氣逐漸激昂,節奏加快)(生讀,師生互相評價)
4、師:那就讓我們一起帶著感情和體會來齊讀一下第三小節詩吧。
(四)小結全文
師:現在我們已經將整首詩歌學完了,你們能告訴老師,這首詩寫了什么主要內容,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生說師補充)
(這首詩是1942年11月葉挺在重慶囚室中寫下的。表明了葉挺將軍為了堅持真理,維護信仰的尊嚴,寧愿“坐穿牢底”,而決不是乞求“由狗洞子里爬出來獲得“自由”的決心。充分表現了一個革命者的堅持真理,堅貞不屈的氣節)
板書設計
囚歌
人—門—緊鎖
狗—洞—敞開威逼利誘
高叫—爬—“自由” 堅持真理, 堅貞不屈
渴望—但—怎能→立場堅定
希望—烈火—永生 →壯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