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公開課教案
執教場合:吳江市·“垂虹之秋”5位省特級教師示范課教學活動
·執教地點:吳江市松陵中心小學三樓多功能教室
·執教班級:五(1)班
·執教時間:2006.10.20上午第二節
·課前準備:1.備高亮度實物投影儀一臺及教鞭、粉筆。
2.學生自帶文具、字典或詞典。
3.復印自選教材,上課后現場分發給學生等。
一、教學目的
(一)幫助學生基本完成對全詩內容及主題的讀、議、背、悟。
(二)注重發展學生“自覺學習、獨立思考、大膽質疑、有機合作”的品質和能力。
二、教學方式
“自學——互議——評點——追問——討論——答辯——小結” 等伺機推進;
“范讀——散讀——齊讀——默讀——點讀——試背——背誦” 等交互聯動。
三、教學流程
第一時段:導入
我們大家都要懂得尊重自身(板書),勇于承擔責任(板書)。革命先烈葉挺(板書)軍長就切切實實地做到了這一點。他具有為了正義,決不在敵人面前低頭的高尚人格,他愿以犧牲自己生命的代價承擔起為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幸福而奮斗的光榮責任。葉挺軍長離開我們已經60年開外了,但人們始終崇敬他,永遠懷念他!今天,高老師就陪大家一起來學習葉挺軍長64年前寫的一首詩——《囚歌》(板書)。
第二時段:以老師的提問生成學生的提問
看了這題目,你已經想到了哪些問題?
【備案:①掌握“囚”字的音、形、義。②理解“囚歌”一詞的到位意思——被關押在敵人牢房中的革命者寫下的一首詩。】
第三時段:展開中心環節
㈠ 分發并投影講義后,教師范誦全詩。
㈡ 組織師生間的多邊活動。
1. 布置3項任務:①看講義左邊的照片,認識葉挺軍長;②讀照片下的簡介和說明,不認識的字、不懂的地方,自己查字典等化解;③想辦法把全詩讀準、讀順、讀得盡可能好一些。
2. 扼要了解看簡介和說明后的情況——葉挺軍長被誰關押、什么時候被關押、被關押在哪里、被關押了多少個年頭?《囚歌》一詩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的、寫在何時、寫在何處?
3. 點讀、齊讀全詩,適當評點。
4. 要求學生發現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獨立思考解決;自己實在解決不了的,可以問同學、問聽課的老師。力爭通過此,實現對全詩內容初步的感知和理解。
5. 后續活動的第一輪重點——
【搭脈:“狗”、“一個聲音”、“地下的烈火”、“活棺材”、“烈火與熱血”、“永生”(相關備注:狗——人民的叛徒、敵人的走狗;一個聲音——敵人的欺騙利誘聲;地下的烈火——蘊育在人們之中的偉大的戰斗力量;活棺材——敵人的監獄、牢房→吃人的舊社會、黑暗的舊世道;烈火與熱血——在斗爭中犧牲、在犧牲中奮斗;永生——與天地同存,與日月同輝,永遠矗立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