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認識兩個生字:丸、岷;會寫五個生字:礴、丸、崖、索、岷。理解:遠征、等閑、逶迤、磅礴等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詩意,感受毛澤東及其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邁的氣概。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名人介紹 導入新課
同學們,正式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個人,請看大屏幕:
ppt出示毛澤東圖片
他是誰?
生:毛澤東
師:那么你對毛澤東了解多少呢?
生1:毛澤東是我國的開國領袖。
生2:他很喜歡讀書。
生3:他還是一位詩人。
師:是啊,大家了解的毛澤東多是頂著偉人光環的領袖形象,我們通常都會稱他是——(毛主席)當然正如剛才這位同學所說的,他還是一位杰出的詩人,更是一位平凡的父親。從今天起,我們將走進第六組課文,一起去感受毛澤東同志的偉人風采和凡人情懷。首先我們學習第一課,看老師板書課題(板書課題)請大家齊讀課題——《七律·長征》。
二、理解課題了解背景
師:“長征”從字面意思看,怎么理解?
生1:很遠的路途
生2:路途很漫長
師:嗯,這是從字面意思理解那么關于歷史上的長征,你又了解多少呢?與大家分享一下你課前查的資料吧?
生:長征中,紅軍走了二萬五千里,經過11個省。
師:嗯,你了解長征的路線和距離
生:長征是1934年10月開始的。
師:什么時間結束呢?
生:1935年10月
師:嗯,你知道了長征的起止時間(1934.10-1935.10)(板書起止時間)還有么?
生:是由于紅軍反圍剿失敗,才長征的。
師:多了不起,他還知道長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回顧當年毛澤東率領的紅軍走過的長征路線。
課件出示路線圖并簡介:黨中央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從瑞金出發,經過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云南、西康(現在的青海西藏地區)、甘肅、陜西11個省,于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陜北根據地。(板書:陜北)
回顧長征,毛澤東心潮澎湃,激動地寫下了《七律·長征》。
三、朗讀詩文讀出詩韻
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跟隨紅軍的腳步走進長征。請大家自由朗讀詩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生:自讀詩文。
師:嗯,大家讀得很投入,那么誰來讀讀這首詩?
生:讀詩文
師:嗯,真好,生字詞他都讀對了。我們一起來看:
ppt:逶迤 磅礴 岷山
師:請一位同學帶領大家一起讀讀。
(一生領讀。)
好,那么把生字詞帶到詩句中,誰再讀?
(指名讀)
師:嗯,讀得挺流暢,不過聲音再大一點兒就更好了。誰能聲音響亮地再讀一遍。
(指名讀)
師:不錯,既清晰又流暢。
同學們,字音讀準了,詩句讀通順了,這是學好古詩的基礎。注意,這是一首律詩,在讀的時候還要注意節奏,讀出詩的味道,誰想再來試試?(指名讀)
師:嗯,不錯,字字鏗鏘,讀得有板有眼,就像他一樣誰再來讀讀?(指名讀)
師:真好,那在讀的過程中,你們理解詩句的意思了嗎?
四、斟詞酌句體會長征精神
師:請大家默讀詩文,邊讀邊理解,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可以圈出來,一會兒我們一起看。(生默讀詩文)
師:誰來說說哪些詞語或詩句不理解?
生1:我不知道“五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