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教學實錄
師:嗯,結合你的課前預習,誰知道?
生2:“五嶺”即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庚嶺的總稱。位于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四省的邊境。
師:嗯,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生2:我看了課下注釋。
師:對了,通過課下注釋理解詞語,這是我們學習古詩文的一個重要方法。好,接著交流。
生3:我不理解“逶迤”。
師:嗯,誰能幫他解決?
生4:彎彎曲曲、綿延不絕。
師:把話說完整,這里是形容什么的?
生4:形容五嶺。
師:嗯,形容五嶺,形容山勢彎彎曲曲、綿延不絕。誰還有?
生5:“騰細浪”是什么意思?
師:誰知道?
生6:翻騰著的細小的波浪。
師:嗯,解釋得很準確,你明白了嗎?(生6點頭)
還有嗎?
生7: “云崖”是什么意思?
師:誰來解答?
生8:形容山崖十分陡峭,直插云霄。
師:嗯,“云崖”就是高聳入云的山崖。
瞧,在大家的合作下,不用老師講,我們已經了解了這么多詞語了。不過,老師還有一個詞不明白,就是“等閑”(板書)
同學們,“等閑”是什么意思?(生沉默)
嗯,這個詞語確實有難度,我們得把它記下來。同學們 “等閑”在字典中有三種解釋,我們來看:
ppt
“等閑” 在字典中有三種意思:
(1)平常。
(2)隨隨便便;輕易。
(3)無端的,平白的。
結合詩句該選哪一個意思?
生:第一個
師:嗯,異口同聲,是“平常”的意思,其實在很多古詩文中等閑都有平常的意思。
ppt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于 謙
只為人民謀解放,粉身碎骨若等閑。
——許光達
師:大家自己讀一讀。
生:自讀兩句詩。
同學們,于謙把烈火焚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許光達把粉身碎骨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你看,通過舉一反三,我們對詞語的理解就更深刻了。那么詩中紅軍把什么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呢?
生1:萬水千山
師:看作是……把話說完整。
生1:紅軍把萬水千山看作是平常的事。
生2:把長征中遇到的困難看作是平常的事。
師:是啊,紅軍把這遠征中的難看成了平平常常的事。(板書“遠征難”)
師:詩中從哪兒能具體看出紅軍把遠征難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呢?不著急,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畫
出相關詩句,寫出自己的體會。
生:默讀課文,作批注。
師:誰來說說你找的是哪些詩句?
生1: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師:怎么體現紅軍不怕困難的?
生1:紅軍把翻越五嶺看作是踏過細小的浪花,把翻過烏蒙山看作是走過小泥丸。
師:嗯,他理解了詩句的意思,談出了自己的體會,還有嗎?
生2:“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師:你的體會?
生2:紅軍不怕這萬水千山……
師:嗯,老師剛才正是問大家詩文中哪里具體體現了他們不怕這萬水千山。
好,誰還找到了?你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