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大地的徐霞客》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⑦“九萬里”和紅軍長征相比。先說紅軍長征行程多少?(二萬五千里)軍長征行程二萬五千里已是壯舉,被世人所驚嘆,徐霞客卻只身一人走出了九萬里。他不愧是奇人。
⑧找動詞描寫,填空。體會徐霞客不避艱險。
(攀)險峰 (涉)危澗 (宿)荒野 (飲)澗泉
(棲)洞穴 (伴)云霧) (覓)野果
指名填空,全班齊讀填空。
教師過渡語句:“盡管歷盡了千辛萬苦,但徐霞客還要燃松拾穗,走筆為記”。
⑨說說“燃松拾穗,走筆為記”的意思。屏幕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看圖說意思,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師生對讀,注意關聯詞。
⑩屏幕出示圖片。(險峰 狼蟲虎豹 暴風雨 泥石流 ) 鼓勵學生看圖片,想象徐霞客游歷當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危險?學生發揮想象自由發言。
帶著深深地感動齊讀第二自然段。
看徐霞客走過的路線。(屏幕出示路線圖)
教師引說:“他走遍了…學生接說:“半個中國。”教師引讀:“橫跨了…學生接說:“十六個省份。”教師引說:“而且徐霞客的時代…學生答:“沒有火車,沒有汽車,沒有飛機,甚至許多地方連道路都沒有。”
教師小結:“我們怎能不說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呢?”
3、了解徐霞客的奇人異事。
學習課文四五自然段,把最感動的地方讀給大家聽。指名讀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體會徐霞客的鍥而不舍、求真求實的科學品質。
分組讀這兩個自然段。
教師小結:“這只是他旅途生涯中的點滴事例。奇人有奇舉,成就了奇書《徐霞客游記》。默讀地六自然段思考:這本書“奇”在哪里?
學生發言。引導學生找出相關的兩句話。多讀幾遍。教師指出這本書的雙重價值。
屏幕出示這本書的圖像及簡單介紹。指名讀。
屏幕出示名人、后人對《徐霞客游記》的評價。齊讀。
著名的科學技術權威、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他編纂的《中國科技史》中,評價徐霞客的成就及其著作《徐霞客游記》時說:他的游記讀起來不像是十七世紀 的學者寫的東西,卻像一位二十世 紀的野外勘測家所寫的考察記錄; 他不但在分析各種地貌上具有驚 人的能力,而且能夠系統地使用各 種專門術語。
《徐霞客游記》被后人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三、回歸課題。
1、 讓我們帶著敬佩之情齊讀課題。說說你對課題的理解。學生結合課文的學習談自己的認識。
教師就學生發言進行小結、提升:“徐霞客不僅用眼,用手,用雙腳,用畢生的心血,甚至用自己的生命閱讀大地被后敬仰。”
2、口頭填空,用四字詞語評價徐霞客的一生。
徐霞客的一生,是( )的一生,是( )的一生,是( )的一生,是( )的一生。
卓爾不群 鍥而不舍
不避艱險 求真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