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書 我快樂閱讀《上下五千年》教案設計
(2)最早版本的《上下五千年》的作者林漢達教授。
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漢達教授,他是一位教育家和語言學家,建國后歷任北京大學教授、教務長、教育部副部長。他在寫歷史故事方面,是下過一番工夫的。他把歷史故事作為對:“新語文的嘗試和對舊故事的整理。”他所寫的歷史故事“風格獨特、膾炙人口”
板書:林漢達。(學貫中西、著作等身)
…………
三、歸納讀書方法。
(一)你打算怎樣讀這本書中呢?
1、學生匯報自己所學的讀書方法。
(1)讀通故事全文,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2)讀懂文章講了什么內容;
(3)知道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
(4)品味并積累好的語言,好的段落;
(5)精讀與略讀相結合;
(6)常讀常新,讀而不厭,尋找新知。
(7)可以在書上圈圈畫畫,也可以在書上隨手記下自己的感想和體會。
(8)堅持寫讀書筆記(隨時留下自己的讀書思考痕跡)。
…………
2、過渡:同學們總結了這么多的讀書方法,很不錯。但同學們還發現這本書與我們所讀的其他書有什么不同嗎?針對這本書,同學們還有什么讀書方法嗎?
可引導同學們再從這幾個方面說:
(1)《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歷史讀物。有許多的歷史知識,跟我們所學的語文知識的關系十分密切。如事情發生的朝代,人物,主要事件等有關的歷史知識,所以我們不但要讀,有時也應記一記。
(2)成語是我們必備的基礎知識之一,很多的成語就源于這些故事,所以我們也應多積累成語的來源,成語的喻義等。
(3)這是一本歷史讀物,展現了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拼搏不止,一代又一代,涌現出的許許多多偉大的歷史人物。讀這本書,我想我們更應該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但在中國歷史上也出現了不少像*臣秦檜、竊國大盜袁世凱那樣的民族敗類。所以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還要學會把歷史當作一面鏡子,多借鑒,多思考,因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4)這本書不能作為歷史教材來學,如果還想知道有關具體的事件的介紹,會有許多的資料可查,如:把《上下五千年》這一書中的內容與網絡結合起來,查找收集資料,篩選整理加工成有價值的信息,建立讀書卡片,相信對于這本書來說,也是一種好的讀書的方法。
(二)歸納總結讀書方法:
閱讀《中華上下五千年》
文章內容應理解
讀書感受能標注
好詞佳句常積累
歷史知識要記牢
遇到疑惑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