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伊索寓言》教學設計
一、復習
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其中一則寓言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感悟,理解寓意
(一)《狐貍和葡萄》
1.課文中哪些詞語是描寫這幅抓插圖上的內容的?
2.“他想盡了各種辦法去夠葡萄”“他”會想哪些辦法呢?。
3.用課文里的一個詞來說明狐貍想盡辦法的結果。此時此刻,狐貍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可他又是怎么說的呢?為什么這樣說?
4、齊讀最后一句話,這句話在課文中有什么作用?
5.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嗎?
師:學習了這則寓言后,你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嗎?請把你要說的話寫在課文下面吧。
1、學生寫話
2、學生交流體會。
一、精讀感悟《牧童和狼》、《蟬和狐貍》
(一)學習《牧童和狼》
1、誰能給大家說一說《狼來了》的故事?(指名說)
2、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板書《牧童和狼》)。
3、默讀這則寓言,思考:牧童兩次喊“狼來了”村民們反應有什么不同?牧童看到村民們的樣子他的反應是怎樣的?
4、體會:牧童兩次“大叫”時的不同情感,村民兩次聽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5、生活中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或見過聽過類似的例子嗎?
6、用自己的話說說對寓意的理解
(二)學習《蟬和狐貍》
1、自由讀文,思考:這則寓言與《狐貍和烏鴉》一文中狐貍所用伎倆有何異同?蟬與烏鴉表現一樣嗎?為什么它們會有不一樣的表現呢?
2、生活中或是電視、其它媒體中聽過或看過這樣的例子嗎?
六、作業布置
1、同學或伙伴之間說說這三則寓言
2、修改讀《伊索寓言》心得體會,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3、繼續選讀《伊過寓言集》。
附:板書設計
12、 伊索寓言
《狐貍和葡萄》狐貍:虛榮,口是心非
《牧童和狼》牧童 :不誠實,罪有應得
《狐貍和蟬》蟬 :善于觀察、思考,能識破壞人說好話的欺騙手段,對小人做到“防人之心不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