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
3. 理解“打開”的含義,明白自然與課本的共同點,體驗大自然的絢麗多姿,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感受詩歌的語言美,能仿照課文練習創作。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打開”的含義,明白自然與課本的共同點,體驗大自然的絢麗多姿,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感受詩歌的語言美,能仿照課文練習創作。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基礎性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
2.了解文章的層次,感知詩歌的特點。
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詩歌,體會大自然的美好。
提高性目標:
能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先板書“課本”兩個字,再讓學生說說“課本”的用處。
2.補全課題,學生讀題后設下懸念:“為什么把大自然稱作‘綠色的課本’呢?”
二、突破自學障礙點,順暢閱讀
1.出示自學指導:
(1)把課文讀2遍,做到正確流利。沒達到要求再讀1遍。
(2)看生字表,能蓋住拼音,很快地說出本課中的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不看書,完成《補充習題》一
(4)讀一讀“洋溢、溫馨、飽覽、無限、浩瀚、云錦、明媚、胸襟”等詞所在的句子,想想它們的意思。
2.學生讀自學指導,了解自學內容。
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掌握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10分鐘)
4.教師指導:
(1)朗讀:選取2-4名困難學生分段讀課文,出現錯誤,教師指導,請困難學生再讀錯誤處,全班學生齊讀錯誤處。
(2)互相批改《補充習題》一。統計錯誤并加以訂正。
(3)理解詞語:
學生先交流自己理解的詞語,正確的教師加以肯定;錯誤的教師加以引導,或告訴學生,或聯系課文讓學生再體會。
三、 把握文章主旋律,順清脈絡,了解寫法。
1.出示自學指導:
(1)默讀全詩,看看一共寫了幾個小節,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2)補充:(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你能總結文章結構嗎?
(3)你發現這首詩歌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把答案簡單地寫在書上。
(4)課文重點寫課本,還是寫自然?又描寫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將學生的答案歸納、梳理。
3.教師指導,對學生的發現給予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