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寫法特點:①首尾反復,前后呼應。②有些詩句對仗、結構相似。③二、四句押韻。④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⑤豐富的想象。⑥有些字詞用得特別妙。⑦借物抒情。學生的發現只要說得有道理,教師都應及時鼓勵,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4.小結:插圖這么美,詩人的描寫也這么美,那么你能完成填充,概括出大自然的特點嗎?課件:( )的大自然
生思考尋找后師點生回答、補充:美麗、絢麗、神奇、多姿多彩……
5.指導朗讀:大自然如此美麗、絢麗、神奇、多姿多彩……你能用朗讀表達出來嗎?
生自由練讀,師再點生讀、評、賽。
6.試著背誦。
四、作業設計:
a類: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3遍,并背誦。
2. 摘抄文中優美詞語和短語。
3.完成《補充習題》二。
b類:
搜集描寫大自然美妙景色的詞語,詩句,詩歌,讀讀背背。
第二課時
基礎性目標:
1、理解“打開”的含義,明白自然與課本的共同點,體驗大自然的絢麗多姿,感悟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啟迪,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能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課文。
3、感受詩歌的語言美,能仿照詩歌練習創作。
提高性目標:
進一步領悟詩歌表達特點,有創造性地模仿課文寫一首小詩。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讀課文。
1. 師檢查主要內容、大自然特點、文章結構。
二、自學探究,理解課文。
1.出示自學指導:
1) “打開”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
2) 為什么把“大自然”說成是“課本”,“大自然”與“課本”到底有什么共同點呢?
3)為什么把“大自然”說成“綠色課本”?你喜歡這“綠色的課本”嗎?為什么?
4)完成《補充習題》三
2.點一生讀題;
3.學生自學,邊讀邊找邊圈劃答案; 師巡視,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掌握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
4.生交流,師指導,朗讀:。
1) 交流第一題答案:
a. 我們知道課文中有文字讓我們讀,有插圖讓我們看,而大自然又是怎樣被“打開”的呢?
b.如學生回答不上來,教師啟發:課本中是讀文字,看插圖,那大自然中的空氣、翠竹、青山、綠水……又是怎樣被“打開”的呢?再讓生思考后回答、補充、更正、朗讀。
a) 去吧,去呼吸山水間芬芳的空氣;
b) 去發現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蒼勁;
c) 去描繪果園的豐收,沃野的耕耘;
d) 請聽一聽它們心中的聲音;
e) 青山說:攀登吧,飽覽無限的風光,滿懷少年的豪情;
f) 綠水說:前進吧,奔向浩瀚的大海,顯示少年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