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積累9個詞語。
2、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4、5節;背誦課文7、8節。
3、能熟讀課文,了解內容;聯系課文有關內容讀懂最后一句話,初步感受“奉獻”比“獲取”愉快的道理。
教學重點::學會字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
教學難點:明白生活中“奉獻”比“獲取”愉快的道理。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等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名言導入:
(1)談話:分別出示2句名言,指名讀:
a、愛自己的孩子,這是連母雞也會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們,卻是一門藝術。
b、你要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里拿取。
(2)知道是誰說的嗎?(高爾基)伸出你的手,和老師一起來寫一寫他的名字。(板書:高爾基)
學習生字:爾、基
4、出示課文的第一小節:自由讀讀,你讀懂了什么?
句式練習:( )是( ),他( )。
5、今天,讓我們走近高爾基,共同學習一篇和他有關的課文,題目是——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板書:和他的兒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的錄音 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情?(種花、賞花、寫信)
2.自由讀課文。標上小節號,找出相應內容的小節。
種花(第二、三節) 賞花(第四、五節)、 寫信(第六、七節)
三、學習課文,理解詞句
(一)兒子的“給予”
1、仔細讀讀課文2、3節,想想兒子是怎樣留下這美好的鮮花的?用橫線劃出(指名讀相關內容:第三自然段)
高爾基的兒子只有10歲,個兒不高。來到爸爸身邊以后,他顧不上休息,一直在忙著栽種各種各樣的花草。
2、從這段話里我們讀出兒子留下這美好的鮮花容易嗎?(不容易)從哪兒看出呢?
只有……這些事對于一個10歲的小孩來說是不容易。
顧不上:千里迢迢來到父親這兒,卻沒有休息。
一直:一直都沒有閑著。
各種各樣:栽種了許許多多的花草。
學習生字:栽
3、看提示,想象說話:
高爾基的兒子忙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但他絲毫不覺得 ,因為,他心里一直想 。
4、小結:從這段話里,我們體會到高爾基的兒子對爸爸深深的愛,一心想把美好的東西留給他,我們稱這種行為為給予。(板:兒子、種花、給予)
(二)父親的“得到”
1、過渡:我們說有給予就必然有得到,下面我們再來讀讀文中的“得到”。
2、學生自由讀課文4、5自然段。 高爾基很高興地得到了什么?曲線劃出。
(鮮花)美嗎?從哪兒看出?
(姹紫嫣紅、陣陣芳香、引來蜜蜂)
理解:“姹紫嫣紅”一詞。教學生字:姹、嫣(在字形上都有“女字旁”,在字義上都有美麗嬌艷的意思。所以,“姹紫嫣紅”就是指各種各樣美麗的花。)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