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課堂教學片斷實錄
《嫦娥奔月》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選用的一篇美麗的傳說故事,課文以鮮明的態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贊美了嫦娥,與古文獻有關嫦娥的記載有著不同的詮釋,與李商隱曾在詩中感嘆的“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樣的結局相比,我更喜歡人們這樣對嫦娥奔月的故事進行加工和修飾,使嫦娥的形象與月同美。
這篇課文上完了,我發現孩子們的興趣依然很濃厚,雖說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故事,但孩子們卻在美與丑、善與惡的比較中認識了人性的不同面目,在解讀文本時孩子們那豐富的想像力也讓他們及時引發了自己的不同思考和見解,,散發出了獨特的思維個性,讓我在課堂教學中感受到了陣陣竊喜,于是將孩子們的精彩話語及時紀錄下來,作為反思回味。
片斷一:
(出示文中插圖,品讀文中第6自然段)
師:課文插圖描繪的是嫦娥奔月的畫面,你能從文中找到相應的情景描寫嗎?讀一讀并結合插圖談談自己的看到了什么。
(生看圖,讀課文)
生1:嫦娥吃了仙藥之后飄飄悠悠的飛起來了,她飛出窗外,飛過郊野,越飛越高,空中的片片云朵仿佛是父老鄉親們,伴隨著她,不忍心讓她飛走。
生2:嫦娥吃了仙藥后,身子越來越輕盈,姿態優美地慢慢飛起來了,她飛出窗子,飛過了灑滿銀灰的田野,來到碧藍碧藍的空中,滿天的星星向她眨眼,她卻向最圓最亮的月亮奔去。
師:你們觀察的很仔細,想像力也很豐富,這是一幅多么美的奔月畫面啊!天上的生活是人間的百姓所向往的,但此時的嫦娥她的心里會怎么想呢?你從哪里感受到?
生3:我覺得嫦娥不羨慕天上的生活,也不愿意上天去,她是出于無奈才吞仙藥的。要是她想上天過神仙般的生活就不會選擇奔到月亮上去了。
師:哦?你為什么會這么理解?
生3:因為天上的天宮里住著那么多的神仙,還有玉帝王母,非常的熱鬧,她不去而選擇了月亮。而我知道月亮也叫廣寒宮,據說是冷冷清清的地方,只有一只玉兔守著,一個人影都沒有,她卻去了那里一個人孤獨寂寞的生活,可以看出她一點也不向往天上的生活。
師:看來你很會讀書,有著和別人不一樣的見解。還有誰也想來發表自己的觀點?
生4:我覺得嫦娥選擇去月亮上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在天上就屬月亮最大明亮,地上的人可以清楚的看到,飛到那兒可以讓后羿發現自己看到自己,以此傳遞彼此的思念。雖然那兒最冷清、最寂寞,但為了能讓心愛的人看到自己,她寧愿放棄天宮中歌舞升平的熱鬧生活。
師:你的理解更加說明了嫦娥飛天時忍受著夫妻的離別的痛苦,是多么的無奈,多么的不舍啊!
生5:老師,我還發現一點,文中描寫到夜空的顏色是碧藍碧藍的,碧藍這個詞說明天空的顏色很純凈,沒有雜質,環境的描寫其實是反襯了嫦娥的為人很善良,純凈的思想,吃仙藥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不讓逢蒙得逞,不讓百姓受苦。
師:你有一雙慧眼,不僅會讀書,而且還看到文字背后隱藏的意義,真厲害!
師:同學們,在人們眼里嫦娥奔月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是一幅美麗的畫面,可你們卻讀出了嫦娥心中的不舍,看出了嫦娥內心的痛苦,真了不起!嫦娥奔月的畫面是美的,可它是一種凄美,讓我們通過朗讀再現出這一動人凄美的畫面吧!
(生齊讀)
…….
片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