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啟示》說課設計
4、畫出文中你認為含義比較深的句子,在空白處寫一寫簡單的體會。
5、搜集有關“滴水穿石”的資料。
四、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有六個步驟: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二、直奔中心,突破難點 三、循果索因,情感朗讀 四、學習事例,體會寫法 五、照應課始,交流感受 六、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給大家一個機會推銷一下自己,談一談自己的理想,(板書:理想)誰來? 學生各抒已見
同學們的理想真遠大,今天老師就送給大家一把能打開理想之門的鑰匙。
(這是導入部分,這樣設計旨在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愛護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讓學生用推銷自己的方式來談談自己的理想,一下了激起了學生對話的興趣,而理想正是這節課的一個重點話題,為下面的教學作好了鋪墊。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閱讀中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迸發,使學生在最強的學習欲望下學習。)
二、直奔中心,突破難點
1、同學們,快速讀課文,找到這把能打開理想之門的鑰匙 。
2、出示:我們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只要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1)請同學自由讀這句話,你能找出幾組反義詞。
(2)板書: 目標專一 三心二意 持之以恒 半途而廢
(3)我們要想實現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反之,如果我們(三心二意、半途而廢),就不能實現我們的理想。我們一起把這段話讀一遍。
(4) 小結:這句話從正反兩方面準確而又全面地揭示“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
過渡:這意思在文中似曾相識,在哪兒見過嗎?請大家把書打開,看看哪兒也說了這層意思?
(張慶先生說過,“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本環節直奔中心,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感知感悟,突破難點。)
三、循果索因,情感朗讀
1、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塊滴穿。 齊讀
2、請同學們讀第1小節,看看課文中哪些地方告訴我們小水滴“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1)生答師出示“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巖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水滴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滴穿了這塊石頭,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2)抓住重點詞語“總是同一個地方”“接連不斷” “幾百年過去”“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鍥而不舍”“日雕月琢”來體會小水滴“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3)指導有感情朗讀。
請同學自由讀這段話,小小的水滴要穿透厚厚的石頭,容易嗎?讀給你的同桌聽,請同桌評一評。推薦自己的同桌來讀。
真夠艱難的,可它竟然成功了,真是奇跡啊!真為小水滴高興!我們一起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