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啟示第二課時(通用3篇)
滴水穿石的啟示第二課時 篇1
作者:竹語 轉貼自:鳳凰語文 點擊數:213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我們已經通讀了課文,誰來說說,你對“滴水穿石”這四個字是怎樣理解的?
(三個方面:1來自古代歷史故事的成語2本文開頭的一個奇觀3代表一種精神)
這節課我們就跟著作者去安徽的太極洞看看這塊滴水穿石,去思考滴水穿石帶給我們的啟示。
二,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圖片:滴水穿石,你看到了什么?(狀如臥兔,石頭正中有個光滑圓潤的小洞)你相信嗎?水滴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呢?我想我們有必要親自感受一下。
2做滴水穿手的游戲
3過渡:我就奇怪我的水滴怎么不能滴穿她矯嫩的小手?為什么太極洞里的水滴能滴穿那塊堅硬的頑石?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讀課文一二兩個自然段,看這個小洞是怎么形成的? 你覺得哪些詞能表現出太極洞水滴獨有的品格?(接連不斷,同一個地方,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4 這個小洞怎么形成的呢?誰來讀給我聽聽?有沒有把水滴的品格表現出來?指名讀,齊讀。
5 過渡:盡管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塊滴穿,形成了我們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6第二自然段后面是個反問句,我們應該怎么讀這句話?
過渡到第三自然段:這就是作者看到奇觀后得到的啟示,他不僅驚嘆被水滴滴穿的這塊石頭,更被“滴水穿石”的 精神所折服。古今中外許多名人就是像水滴這樣的人,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這些名人好不好?課文給我們介紹了哪幾位名人?(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出示圖片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 默讀他們的故事,想想他們“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分別表現在哪些地方?可以用筆輕輕畫出來。
2 誰來讀一讀描寫李時珍的句子。讀完這段話,你腦海里出現了個什么樣的李時珍?你從哪兒讀出來的?什么叫不懈努力?李時珍不懈努力的結果怎樣?(寫成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
出示:
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們也能像 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李時珍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寫成藥學巨著《本草綱目》 。如果我們也能像李時珍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師:對,我們應該帶著什么感情來朗讀李時珍的故事呢?
生:我們應該帶著崇敬的心情去讀。
師:我們就帶著這種感情一起朗讀李時珍的故事吧,讀的時候注意突出表現他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詞語。
生:有感情地朗讀李時珍的故事。
師:老師剛才和大家一起,先讀一遍李時珍的故事,然后抓住“不懈努力”這個詞來理解李時珍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最后有感情地朗讀。現在各學習小組按照這個方法來選學愛迪生、齊白石的故事好嗎?(根據課堂上學生的表現,他們讀懂這些是沒有問題的,我這樣安排,感覺浪費了一些時間,如果把時間省下來讓學生講他們勤奮的故事,效果也許更好些。)
生:小組選擇一個故事自學、探究。
師:在各小組間相機指導。
師:現在我們來匯報交流,你們小組抓住了哪個詞解讀愛迪生的?
生:孜孜不倦
師:“孜孜不倦”理解了嗎?
生:孜孜不倦就是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師:愛迪生為什么要孜孜不倦地工作呢?
生:他迷戀電學實驗研究。
師:他是電學實驗迷,前面我們還遇到過哪些迷?
生:法布爾是昆蟲迷。
生:賈島是詩迷。
生:富蘭克林是雷暴迷。
生:諾貝爾是炸藥迷。
生:談遷是《國榷》迷。
師:對,他們都是像水滴那樣的人啊!愛迪生孜孜不倦的結果怎樣呢?
生:他擁有白熾燈、留聲機、碳粒電話筒、電影放映機燈一千多項發明專利權!
生:老師,我還知道他發明白熾燈的時候先后用鐵絲、頭發絲等做燈絲,經歷了若干次的失敗。
師:對!你補充的資料足見他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生:老師,我還知道愛迪生在他年老多病的情況下還堅持做實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師:你的這個小資料正好可以解釋一個詞——
生:畢生!
出示:
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們也能像 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師:我們把前面的填空再做一下好嗎?先說給自己聽聽,然后再舉手回答。
生:愛迪生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有一千多項發明專利權。如果我們也能像愛迪生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生:齊讀
師:我們現在是小學生,將來也做愛迪生怎么樣?
生:好!
師:我們再來朗讀愛迪生的故事,體會他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哪個小組研究齊白石了?你抓住了哪個詞?
生:我抓住了“堅持不懈”
師:故事里哪些詞語能表現他的畫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生:始終沒有停止過作畫。
生:他的畫室里,掛著他用以自勉的條幅“不叫一日閑過。”
生:就是到了晚年,也任然堅持作畫三幅。
生:他數十年如一日。
生:我抓住了“爐火純青”
師:哪個詞更能反映齊白石老人的深厚功底?
生:是爐火純青。
師:爐火純青什么意思?
生:比喻學問、技藝等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
師:相傳道家煉丹煉到爐里的火發出青色的火焰時就成功了,后來比喻學問、技藝等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那所謂的煉丹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但齊白石煉的是什么?
生:齊白石老人煉的是畫功。我們一起來欣賞白石老人的作品。(出示:牽牛,牡丹,蝦及高齡蝦等作品)
師:對啊,齊白石老人一輩子就從來沒有離開過畫畫。春天,他在和煦的春風里描畫犁田的老牛;夏天,他在陰涼的樹陰下觀察小溪里的魚蝦;秋天,他在習習的涼風里觀賞各式各樣的菊花;冬天,即使毛筆凍硬了,墨水凍成塊了,他還是堅持著作畫……
出示:
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們也能像 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師:我們現在再來按上面的填空題提示說一段完整的話怎么樣?不著急回答,還是先說給自己聽聽。
生:齊白石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他的畫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如果我們也能像齊白石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師:老師看得出來,同學們剛才學習三個故事的時候也做到了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像這樣下去,我們還有什么書讀不成呢 ?
分小組讀課文。
師:書上只講了三個典型事例,你們還知道哪些名人故事呢?
生:富蘭克林經過長期觀察、研究,終于發明了避雷針。
生:諾貝爾一生從事炸藥研究,即使被炸得鮮血淋淋,還是沒有停止過研究。
生:談遷經過20多年的奮斗,完成了編年史巨著《國榷》。
生:吳魏從小刻苦練習樂器,哪怕不吃不喝,也要把曲子練熟。
師:吳魏是我們高郵人的驕傲,仇王佑同學也是音樂迷,每天堅持練二胡,只要你像他那樣目標專一、持之以恒,老師相信你肯定會成功的!
生:掌聲鼓勵仇王佑。
師:我們講了這么多故事,概括起來說就是——
生: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師:引號中的三個詞語理解嗎?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靠著這種 精神,才 ,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師:能把你的理解溶進填空里去說一段完整的話嗎?
生: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才克服一個個困難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生: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的精神,才攻克一道道難關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生: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孜孜不倦、堅持不懈的精神,才掃除一只只攔路虎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師:所以我們要銘記——
生:我們要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三總結全文,提示本文的寫作特色
只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我們就能實現美好的理想。這就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一個鮮明的觀點!
我們一起回過頭來看他是怎么想我們揭開這個啟示的:這篇課文先給我們呈現太極洞奇觀,然后揭示滴水穿石的啟示,接著舉三個典型事例并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只有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才能實現美好理想的道理,最后給我們提出希望。
四作業(三選一):
1.給自己寫一句自勉的話,好嗎?
2.學完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吧, 能把它們寫下來嗎?
3.我 的二十年 提醒:
1)、百年校慶時,你已經實現了兒時的夢想,回到了久別的母校,在校的一位五(1)班校友對你進行了專訪,他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實現自己美好的理想的。你愿意以“我 的二十年”為題,選取一兩個事例介紹自己走向成功的經驗,
給他們一些成功的啟示嗎?
滴水穿石的啟示第二課時 篇2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感悟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學習這種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貴精神
教學過程:一、析題導入師: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滴水穿石”和哪個詞語的意思相近呢?(日雕月琢、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孜孜不倦、接連不斷、鍥而不舍、繩鋸木斷、鐵杵成針師:“啟示”就是?(啟發、告知)師:滴水穿石的啟示意思就是?(滴水穿石給我們的啟發)二、精讀感悟1、直奔中心師:“滴水穿石”給了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出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齊讀:師:這句中哪兩個詞語說出了成功的秘訣?(板書: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目標專一”就是?(只有一個目標)“目標專一”和哪個詞語意思相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就是說?(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我們擁有了成功的秘訣,只要我們堅持去做,就一定能夠成功。2、品讀第一節師:小水滴的“目標專一”表現在哪里呢?請大家讀課文第一節。(總是滴在同一個地方)小水滴的“持之以恒”又表現在哪里呢?(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結果呢?(水滴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滴穿了石塊,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奇觀”就是?(奇特的景觀;板書:奇觀)過渡: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塊滴穿,創造出奇觀。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3、品讀第三段師: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他們的專一的目標是什么?“持之以恒”表現在?他創造的“奇觀”是?請大家仔細閱讀第三節:討論: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他翻山越嶺,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訪名醫,嘗藥草,經過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寫成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愛迪生:(迷戀電學實驗研究。)(畢生孜孜不倦)(擁有白熾燈、留聲機、碳粒電話筒、電影放映機等一千多項發明專利)齊白石:(揮毫作畫)(在他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始終沒有停止過揮毫作畫。到了晚年,也仍然堅持每天作畫三幅。)(他的繪畫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通過上面的事例,我們可以總結出這樣的結論,出示: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齊讀:討論:這里的“滴水穿石”還是指滴穿石塊嗎?(指一種精神,即: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等)“滴穿”加了引號,意思是說?(戰勝、克服)“頑石”也不是石塊了,而是指?(困難,險阻,障礙等)師: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從高空落下來,它的力量肯定比太極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它卻不能滴穿石塊,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它沒有專一的目標,也不能持之以恒。)三、揭示中心“滴水穿石”給予我們這樣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再讀:小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們要想獲得成功,創造“奇觀”,必須要牢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腳踏實地地做下去,我們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板書設計: 滴水穿石的啟示目標專一 持之以恒 奇觀
滴水穿石的啟示第二課時 篇3
課題
22、滴水穿石的啟示
年級
五
單元
第六單元
課時
2
主備人
尹海燕
審核人
使用人
牟愛武
使用日期
2011、12
本 課 時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能憑借課本具體的語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成就事業的人。都離
不開“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實現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
本 課 時
重點難點
1、學習課文在充分說理的基礎上,談出自己感想的寫作方法。
2.學習前后照的結構方法。
教學資源
的使用
多媒體課件、導學案ppt
學習過程
學法指導
一、自學準備與知識導學:
復習鞏固,喚醒舊知,引入文本
1、出示詞語,齊讀
接連不斷 鍥而不舍 日雕月琢 目標專一 持之以恒 滴水穿石
2、回憶本單元所學的幾個人物,他們的滴水穿石的精神具體表現在什么地方。
一、自學準備與知識導學:
通過朗讀詞語,總結滴水穿石的精神的內涵。
二、學習交流與問題研討:
(一)、 走近名人,感悟精神,體會寫法
1、學習課文第三段
請用心品讀第三段,找出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這幾位大家與水滴的共性,從中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讀后可以同位交流看法,也可以前后位交流想法。
2、 自讀課文后相互交流。
(1) 學習描寫李時珍的內容
指名朗讀描寫李時珍的內容,其他同學邊聽邊找出李時珍與水滴具有相同精神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交流:在李時珍的身上,哪些地方體現了滴石穿石的精神呢?
(預設:從小立志學醫――頑石 走遍――接連不斷 二十幾年鍥而不舍 不懈努力――持之以恒 寫成《本草綱目》――穿石)
(2)學習描寫愛迪生的內容
按上面方法,自學此段文字。
反饋:(預設:迷戀電學實驗研究――頑石 畢生――接連不斷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一千多項發明――穿石)
(3)學習描寫齊白石的內容
課件出示齊白石老人書房條幅:“不教一日閑過”,生讀,指名談理解。
這句話是掛在我國現代著名書畫家齊白石老人的書房里的,你有什么想法?(指名談想法。)
我們一起走入這段文字,看看這是怎樣的一位老人。
課件出示:“在他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始終沒有停止過揮毫作畫。”(引導體會“數十年”、“始終”)
課件出示句子:“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堅持每天作畫三幅。”齊讀后指名談想法。
師:“正是因為堅持不懈地創作,他的技藝才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引導理解“爐火純青”。
總結:作者通過寫這些古今中外名人成功的故事來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
這種寫作方法叫擺事實,使文章更有說服力,這種寫作方法很值得我們在習作中學習。
二、學習交流與問題研討:
1、默讀第三段,找出文中幾位名人與水滴的相同之處。用簡單的詞語概括。
(1)補充介紹李時珍的故事,從而體會他的滴水穿石的精神。
(2)按照上面的方法,自學愛迪生的部分。
(3)談對白石老人這句話的理解。
三、練習檢測與拓展延伸:
1、補充資料,學習短文《浪花》
交流:古今中外像這樣的名人舉不勝舉,你還知道哪些名人的成功是有著滴水穿石的精神的?
2、課件出示練習6的短文《浪花》,請大家放聲讀讀這篇文章,讀后談談你的想法。
3、交流讀后理解
小結:不管是浪花也罷,還是滴水也罷,尤其是這么多名人成功的例子,都在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課件出示最后一段課文,齊讀。)
是的,請大家記住,美好理想的實現必須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地去追求。
三、練習檢測與拓展延伸:
1、交流所了解的名人成功的故事。
2、談談浪花給予自己的啟示。
四、課后反思或經驗總結:
搜集一些“不教一日閑過”的名言警句,做
成書簽或臺簽,時時激勵鞭策警示自己。
四、課后反思或經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