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學案例
同學們,讀了這段話、又看了課件,你是不是感到莫高窟的壁畫不僅內容豐富,而且美妙異常,令游人浮想聯翩呢?請圍繞中心句“觀賞莫高窟的人真多!并用上有……有……有……還有……”練習說一段話。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會發出怎樣的贊嘆?最后讓學生帶著贊美的語氣,配樂朗誦第二自然段。最后總結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并用紅色突出表示:
讀課文——找中心句——質疑討論——朗讀體會
用以上方法自學第3、4自然段,然后在小組中交流,要求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這樣,在個體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合作學習,使得每個人在小組交流的時候都有話可說,將合作學習落到實處。最后全班交流補充,達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學能力的目的。
(四)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背誦課文。
以背誦第三自然段為例,教師只把表現文章線索的連接詞出現在幻燈片上。如“莫高窟不僅,還有。璧畫的內容,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壁畫上的飛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空下很多關鍵性的詞語,學生每背完一個空白后,教師將空白中的詞語用不同的顏色、字體和聲音效果顯示出來,以檢驗背誦是否正確。
(五)利用信息技術延伸課外閱讀,拓展知識
1、學生交流下載的圖片和資料。
2、有興趣的同學繼續上網點擊、閱讀、欣賞有關莫高窟的圖文資料。
(六)利用信息技術,改變傳統的作業形式
1、通過教學光盤“在線練習”和“學與玩”鞏固所學知識
2、有興趣的同學利用電子郵件和教師進行交流、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或完成練習作業,或者在bbs上,與大家進行學習交流或討論,發表信息等。
3、在“寫字板”上將課文改寫成導游詞。
對作業形式徹底更新,用賦予時代特征的信息技術代替紙和筆的傳統方法;對作業內容徹底更新,或瀏覽、或閱讀、或交流、或打字;對作業批改徹底更新,由自己評評、互相評價代替教師評價。真正實現《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七)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科學評價
1、評價信息搜集速度、信息搜集的廣度和數量。
2、評價資料保存質量,交流速度。
3、評價網上交流討論、信息傳輸
4、評價打字輸入速度
5、評價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包括組長的組織能力、組員的參與率、小組討論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