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智慧課堂——略讀教學 虞大明《祖父的園子》課堂實錄
時間:2011年10月15日
地點:杭州外國語學院教育學院
執教者:虞大明(杭州崇文實驗學校副校長)
課時:一課時
預設目標: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螞蚱、倭瓜、水瓢”等詞語。2、自主探究文本,體會園子的特點,感悟作者自由、快樂的童年;了解作者‘樸實無華、借物喻人“的表達方式。3、憑借拓展閱讀和啟迪談話,激活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書寫美好的童年,使之永恒”的欲望和動力。
一、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師:一個普普通通的園子對你我而言可能印象模糊,但是對作家蕭紅而言一直銘刻在她的心里,帶給她無限的自由、無限的懷念和美好的回憶,齊讀課題。
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咱們可以怎么學?
生答。
師:學習略讀課文需要我們自己去找,自己去學,自己去發現,今天我們采用多遍去讀。一般不是朗讀,而是默讀,瀏覽,有時候可以快到——(一目十行)。比如我們第一遍瀏覽,要帶著問題,我們帶著什么問題呢?誰能看著課題,把課題變成一個問題。(生答:祖父的園子是怎樣的?)
師:每個讀到這個課題的人都會在心里形成這樣的問題:祖父的園子是個怎樣的園子。帶著這個問題,請你快速瀏覽全文,思考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當你想到會用什么詞來形容的時候,請把這個詞寫在這個課題的旁邊。
二、初讀課文,概覽大意
生帶著問題和要求自由瀏覽,師巡視,選擇一部分學生的閱讀感受寫在黑板上,進行板書。(五彩繽紛、自由、快樂、應有盡有、生機勃勃)
師巡視時的啟示語:當你想到一個詞的時候,我們并不滿足,想想還有什么詞可以形容。
反饋(有黑板上這樣感受的同學請舉手)
三、文本探究,感悟特點
自主設疑,進入學習。
師:如果學到這兒,我們就算學完了嗎?(不行),這樣太膚淺了。我們還得進行第二遍閱讀。
師:你能把剛才的初步感受變成問題,會嗎?
師:只要我們把黑板上的這些感受加上一些為什么就行了。(如:為什么園子是自由快樂的?為什么園子里五彩繽紛,生機勃勃?……)
第一板塊:感悟園子的五彩繽紛、應有盡有、充滿陽光
1、為什么說這是一個五彩繽紛、應有盡有、充滿陽光的園子?
快速地瀏覽課文,把相應的句子劃下來,并在邊上寫上相應的詞語(學習旁注)。
2、交流:(你劃的是哪個句子,把句子讀一讀,說說自己的感受。師隨機恰當點評。)
3、蕭紅之所以寫第一、第二自然段是想讓我們初步了解祖父的園子,是想讓我們知道祖父的園子是一個生機勃勃、應有盡有的園子。
師:你覺得哪些句子讓你有這樣的感受?(生繼續交流這部分教師只是讓學生有個初步感受,并不作為關鍵的學點。)
第二板塊:感悟在園子里的快樂自由
1、生快速瀏覽全文,在文中圈出能概括蕭紅所做事情的關鍵詞。
師:接下來,我們考慮比較難的問題:蕭紅在園子里為什么是快樂自由的?我們進行第三遍快速瀏覽課文,用圈把蕭紅在園子里做的事情圈起來。
交流:
師:第一件事是(摘花)
師:你從哪個句子里得到信息的。(生讀)
師:你只要讀八個字就行了,我們只要圈幾個字就行了?(圈花)
師:第二件事?第三件事?雖然瀏覽的比較快,但我們不能落下信息。(栽花、拔草、溜土、鏟地、吃瓜、追蜻蜓、捉螞蚱、澆菜、睡覺)(當學生概括不出溜土時,教師引導要加上調換符號;當你看到很多自然段寫一同件事時,你要往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