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珍珠鳥》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四、表達感言
師:我相信同學們腦海中還有很多美麗、溫馨的畫面。原本膽小的鳥怎么會信賴我?
生:因為作者很愛這只珍珠鳥,一直呵護著它。
師:我不傷害鳥,鳥就信賴我。請同學們瀏覽課文,作者對鳥的喜愛表現在哪里?
生:作者為它精心筑巢。
生:作者親昵地稱呼它“小家伙”。
生:作者愛撫地撫摸它的絨毛。
生:文章一開頭就表達“真好!
師:是呀,沒有作者的愛,哪來小鳥的信賴?一只本是怕人的珍珠鳥,因為作者給了它真心的關愛,才有了它對作者的信賴。這一份信賴為我們創造出了這么美好的境界。此時此刻,關于“信賴”,你想說些什么?你心中有什么美好的愿望?請拿起你的筆寫一寫。
生:(即興寫作)
師: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生:信賴是一座橋梁,讓我們彼此心靈相通,真情相融。
生:信賴是一盞明燈,照亮你勇敢地前進。
生:信賴是一縷陽光,給我們帶來溫暖。
生:信賴是心靈家園一道最美的風景。
生:我愿人類與動物永遠能和諧相處。
生:我愿人與人之間也能相互關愛和信任。
師:真好!今天這節課我們從珍珠鳥活動地點的變化感受到了它對我情感的變化,最終讓我們在作者的書房里目睹了人鳥相親的美好境界,這是信賴創造出來的奇跡。老師相信會如同學們所愿,不僅在作者的書房,在世界上每一個角落,我們都能因信賴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學生的即興寫話,表達的是閱讀后的感受。從學生交流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精神世界的豐富與生長。作為母語的語文教學,承擔著傳承祖國文化、涵養學生性情、陶冶學生心靈的使命,奠定孩子一生的精神底色。所以,閱讀文質兼美的散文,正是要在學生身上留下閱讀的痕跡,在學生的精神世界里留下美好的印記。寫,便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式,這比說更有自我教育的力量。讓學生把感言寫下來,真好!】
這是一篇散文,一篇富有生活趣味的散文,宜用“感受性閱讀”,即“把自己當作文中的人物”,像作者那樣想,像作者那樣生活。如此,才能入情入境,感同身受,切身體驗到彌散在語言文字中的含義及情感,進而領會“關愛”與“信賴”的內在關聯。什么樣的文章選擇什么樣的閱讀方式,合宜才讀得有滋有味。文學作品的情趣才會在感受中,潛移默化,浸潤其中。
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往往已經被很多人研讀過、執教過,像高嵐老師這樣來教小學生閱讀《珍珠鳥》,很適合!也有教師從語言運用的視角,提出了全新的教學思路:在熟讀之后,讓學生進行角色復述,即把文中的“鳥”作為第一人稱“我”,把文中的“我”改作第三人稱“他”,對文本第四、五、六段進行復述,從“鳥”的角色來體會“信賴”是如何形成的。這樣的設計很有新意,值得一試。至于還有的老師用批判性閱讀方式教學生解構文本,從中讀出“籠子”內外的哲學意義,顯得很深刻,但似乎不太適合小學生。而有的老師揪住教材中課文的缺陷,讓學生比較原文閱讀,以此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可以探討一番。總而言之,一篇課文可以有不同的教學方式,但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具體學情,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切不可以教師的理解替代學生的需要。教學,為的是讓學生獲得一種自然而充分的生長,低水平重復不可取,揠苗助長也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