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最后一頭戰象教案學案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互動設計2、按照順序復述課文,再次感受開頭部分:戰象的戰場殺敵的英勇。3、體會課文標題:最后一頭戰象的含義。(1)、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2)、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為: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ou——ou——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3)、嘎羧為自己挖掘墳墓的壯舉:土坑約有三米深,嘎羧臥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只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 組塊四、拓展延伸,推薦作品。 1、正是這樣的一個英雄,一個英勇的、堅強的、忠誠的、善良的英雄,用它獨特的方式離開了生活了五十多年的人間,留給了我們無盡的思考:此時此刻,假如你站在百象冢前,面對著嘎羧和他的戰友,你想說些什么呢?2、作者沈石溪是非常著名的動物小說家,《斑羚飛渡》《狼王夢》等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我們同樣可以感受到動物的高尚情懷。 “它什么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村子走了三圈。” “它站在江邊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著抗日健兒,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沖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里。“親了又親”的礁石,也許是嘎羧曾經奮力殺敵的一處戰場,也許是曾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震耳欲聾的吼叫”,也許是嘎羧在深情呼喚戰友們的靈魂,也許在訴說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也許在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這樣的悲壯,這樣的深情,這僅僅是一 1、選擇加點字的正確讀音排山倒海(dǎo dào) 中彈(zhònɡ zhōnɡ)浴血搏殺(xiě xuè) 撲喇喇(lǎ lā)2、辨字組詞 寇( ) 躁( ) 遭( ) 欲( ) 冠( ) 燥( ) 糟( ) 浴( ) 博( ) 碑( ) 僻( ) 筒( ) 搏( ) 脾( ) 劈( ) 桶( )3、課文中有許多成語,請你摘抄下來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按原文填空,并回答問題☆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 )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里( ),像是見到( )。從作者對嘎羧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描寫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坑約有三米深,嘎羧( )在坑底,( )著臉,鼻子( )在腿彎,一只眼睛( )得老大,凝望著天空。嘎羧凝望著天空,似乎在說________
板書設計最后一頭戰象善良 忠誠 英勇 堅強
課后反思從教學實際來看,采用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方法進行篇幅較長的課文的教學,既能讓學生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能讓學生很好的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學生在課堂上思維較開闊,大多數學生都能暢所欲言,入情入境的感受戰象嘎羧的高尚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