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教學反思
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要求學生以擬人化的方法用第一人稱作“電腦的自述”的表演。經過一番醞釀之后,學生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此時,學生的情緒達到了高潮。有的學生還做著簡單的動作,像舞臺上演員;有的學生邊聽邊幫別人修改,儼然像個導演。我聽了,大部分學生的故事開頭都不一樣。有的學生是這樣講的:“同學們,你們認識我嗎?我就是你們的好朋友電腦呀……”還有的學生這樣講:“嗨,大家好,我叫電腦,過去我的名字叫計算機……”其中有一個學生的開頭很新穎:“一天,我收到了一份電子郵件。我打開一看,原來是我的祖爺爺埃尼阿克發給我的……”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力令我驚嘆!表演把說明的物件改變為生動有趣的擬人化的“自述”,對于說明文教學來說,不但能變枯燥為生動形象,而且能更好地體現說明文的教學特點,發展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這課的教學,我最大的體會就是把以往刻板呆滯的課堂氛圍,指導成輕松、活躍、和諧的民主氣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新意識、合作精神得以很好的體現。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教學反思
教學生涯就像是一條小河,我們不可能用同一只腳踏進這條小河兩次,因為教學在不斷的改革,我們的教學方法也需要不斷的更新,生命是一條河,需要流動和吸納;事業像一列車,只要我們上了這趟車,我們就得勞心,勞力,甚至付出代價……
為了講好這節課,我先做了精心的準備工作,我給校長在教導處先演講了一遍,校長說了不錯,于是我信心百倍地在第三節課走進了課堂,和孩子們共同來攻克這篇枯燥乏味的說明文。
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我先用優美的語言給大家先講述了現在電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那大家想不想了解關于計算機的更多的秘密?我的一語既出,孩子們的興趣空前高漲,看得出來,他們的求知欲望很強烈,于是我緊緊抓住孩子們的心理,和孩子們共同完成“知識與能力”這一梯度,我用富有感情的話語給孩子們先朗誦了一遍,隨即我問孩子們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他們紛紛舉手,想表達自己心中的感想,成了,孩子們的聽說的能力得到了鍛煉,他們的眼神已經向我說明了他們的一切。
接著,我讓孩子們再自己看書,看看電子計算機和多媒體到底有什么聯系呢?孩子們馬上探索新知的思想火花被點燃了,我們采取了小組合作學習與交流的方法,使孩子們在讀中感悟,讀中交流,讀中培養孩子們的合作意識,更重要的是在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使他們感悟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從而將我們的“過程與方法”這一教學目標得到落實。
最后,是通過孩子們的讀與交流,從中獲得新知,并且使他們的思想得到了升華,使孩子們產生一種獲得成功的自豪感,并且將文章的主旨顯而易見,電腦就是多媒體,電腦是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的媒體。所以二者的關系也就清晰明了了。從而三維目標的最后一個目標也就得到了落實。他們喜歡探索,他們更希望努力學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使我們的電腦變得更神奇!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