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鵝》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蘊涵的道理,教育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
2、學生學會分層理解課文內容,并學會慎重地對待疑問。
3、指導學生要抓住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分析理解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說說你們眼中的牛和鵝,你們對這兩種動物的認識是怎么產生的。
二、課件示課文第一自然段,讀一讀。
三、討論:基于這種認識,“我們”對待牛和鵝有哪兩種不同的態度?
四、齊讀課文1—4自然段。
五、“我”的認識前后有沒有變化?
六、齊讀課文12、13自然段。
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學習課文3—11自然段。
1、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讀課文3—11自然段。
3、找出文中描寫鵝追趕“我們”、“我”時神態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鵝當時的神情如何?
4、找出文中描寫“我”被鵝追趕時的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反復讀。說一說,“我”當時的神情如何?
5、當金奎叔出現后,他是怎樣做的?這時鵝又有怎樣的反應?
6、齊讀金奎叔的話,想想它對你有什么啟發,說一說。
7、齊讀課文3—11自然段,指導朗讀。
八、再讀課文12、13自然段,理解句子“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大呀!”
思考: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