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培養學生運用現代技術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設計特色】使用計算機,利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查閱信息,獲取知識的能力。
【教學思路】
《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是馬克·吐溫的一篇寫景散文,以形神兼備,靈活多變的文句,展示了瑰麗的異國風情與小艇的獨特作用。層次清晰、重點突出,是對學生進行“抓住事物的特點寫”的訓練的好例子,要讓學生體會到文章的生動、具體是與作者的細致觀察,抓住特點描繪分不開的。根據以上的重點訓練項目與教材的特點,我在第二課時設計了相應的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語句的意思。
2、了解小艇的特點以及它在這個水上城市發揮的重要作用。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領會“抓住事物的特點寫”的方法。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利用網絡資源,豐富課外閱讀,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查閱信息,獲取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與熱愛生活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小艇的特點,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的特點寫具體的。
2、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確定主題
1、導入:
同學們,你們去過威尼斯嗎?它是一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城熱鬧非凡,但城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威尼斯獨特的異國風光吧!
2、播放課件,學生觀看,老師介紹:
看!這就是意大利的古城──威尼斯。這兒風光秀美,古跡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羅克式大教堂,有 120座鐘樓,64座修道院,40座宮殿,是馳名全球的旅游勝地。它位于歐洲亞得里亞海濱,周圍被海洋環繞,由118個島嶼組成,全城有 117條縱橫交錯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橋梁把他們連結起來。有“水城”、“橋城”、“百島城”之稱。威尼斯城熱鬧非凡,但城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不見紅綠交通燈,小艇就是“公共汽車”。威尼斯的小艇同樣聞名于世。
3、欣賞了威尼斯風光,你想說些什么呢?
4、你還想對它有更深刻的了解嗎?想了解些什么呢?
5、學生提出學習目標,老師隨機出示:
那我們就把同學們想了解的問題定為我們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反復朗讀課文,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了解:
1、小艇的樣子。
2、船夫的駕駛技術。
3、小艇的作用。
師:這節課我們主要是借助網絡資源,通過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把這些目標完成。
二、網上學習
1、讀課文:
學生點擊課文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反復讀課文,自己嘗試解決問題。
2、反饋:
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讀了課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同學們的收獲真不小!)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呢?
老師點擊筆記本,隨機出示學生不懂的問題:
不懂的問題:
1、河道會堵塞嗎?
2、小艇為什么行駛這樣快?
3、小艇會翻嗎?
4、小艇為什么不用電動的呢?
5、小艇為什么不大點呢?
6、威尼斯有什么獨特的地方呢?
7、船夫是什么樣子的呢?
3、查找資料:
還有這么多問題,怎么辦呢?不要著急,我們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查找相關資料,進一步解決問題。請同學們選擇最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自主學習,同桌可以相互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