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圓舞曲:提供古典音樂《春之聲》,體會音樂是維也納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盛大音樂會:通過新年音樂會盛況轉播,使學生體會歌劇院對國內外觀眾和世界各國音樂家的吸引力。國家歌劇院:通過錄象、圖片、文字資料介紹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歷史,建筑特點、內部裝飾及在世界上的影響使學生真正認識音樂之都。(以上設計則使學生能較快的把握課文結構與內容)這樣充分利用網絡現有資源,拓展信息空間,為學生創設了一個信息量大、且具有人文色彩的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流動的音樂、美妙的畫面中受到的熏陶,感受音樂之都的非凡魅力,激起對音樂的喜愛之情。此外,我們還開辟了" 討論 "、"請您留言",為學生協作、會話、創新提供了保障。最后,還要求學生能利用我們提供的搜索引擎,積極為自己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資源背景,從而使學生不斷地完成新知的建構過程,自覺地養成信息的"獲取-內化-提升-再獲取"習慣。教學過程的設計與分析一、 創設情境,談話導入教師談話:有人說,沒有音樂就沒有維也納,失去了音樂維也納就失去了一半的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踏上維也納音樂之旅,去感受音樂之都的魅力吧!(板書課題)學生打開《音樂之都維也納》學習專題網站,點擊“維也納全覽”觀看。看完之后,在留言板上談談對維也納的初步印象。師生合作朗讀第一節。 二、 學文感悟(一)學讀第2—4節教師引導:維也納為什么被稱為音樂之都呢?同學們,在網上有課文內容。請大家先認真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用課文中的語言概括地說一說。學生自行上網,并認真閱讀網上的課文,在“討論”板塊中交流。教師引導:在三方面中,對哪一點最感興趣,可以從課文中找出相關段落細細地讀,并通過網絡去探究這個方面。學生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選擇感興趣的問題并閱讀相關的課文段落,充分利用網頁課件,通過超級鏈接等方式大量搜索圖、文、音、像資料,轉入不同的知識點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學生自主搜索資料,對重點知識作好復制、粘帖或筆記,積極思考自己的學習主題。并利用“討論”板塊進行交流,不僅發表自己的觀點,還要觀看其他同學的觀點。教師作為其中的一員參與交流,除對交流起組織作用外,還對交流作點評、導撥,以保證交流的正確性和有效性。適時根據學生要求將有代表性的學生學習結果屏幕廣播。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教師小節:在維也納音樂已經融入了人們的血液,融入了人們的生活。這座城市就是一首優美的圓舞曲。(二)學讀第5、6節教師引導:來到維也納,不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聽一聽音樂會那將會是一種遺憾,現在就讓我們去一睹為快吧!學生點擊網站中“盛大音樂會”觀看,并在“留言板”中交流對音樂會的感受。教師引導:想對歌劇院了解更多嗎?請上網讀一讀課文5、6小節,點擊“國家歌劇院”了解有關資料。討論“歌劇院為什么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學生上網讀課文,搜集資料,作好筆記并在網上展開討論。教師參與討論,適時點評。教師小節:國家歌劇院是凝固的音樂,是一切愛好音樂的人們心目中的圣地。它是維也納人民的驕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驕傲。 三、 總結升華教師談話: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維也納,領略了它秀美的風光,聆聽了它優美的圓舞曲,感受了它深厚的音樂內涵,此時你一定有很多話想說,請在留言板上留下來。學生進入網上留言板,進行在線發言交流,并認真閱讀思考老師和同學的留言。 四、 拓展延伸作業:以小組合作形式搜集資料,以世界名城為主題制作演示文稿。通過播放“維也納全覽”的片段,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迅速投入到與課文內容相應的一種情緒中。有目的地使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正由于這種情感內驅力的作用與影響,學生此時定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學習需求與學習動機。 教師課前集音、像、圖、文與一體,精心設計信息量大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網頁課件,提供好學習背景資料,和各類感性材料。使學生能通過網頁,通文路,感其情,曉其心。網絡可以為研究性學習提供充足的信息和自由的環境,這為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提供充足的信息源。--創設好一個以學為中心的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利用網絡資源,學習者可以不受時空限制,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與需要,在網上查詢文字、圖形、影像等信息,為進一步建構學習者新的認知結構和知識系統奠定基石。 “討論”板塊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發表意見的空間,讓學生敢說、敢想,促進學生學會合作交流式學習,鍛煉學生自我表現能力。 網上提供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片段,使學生身臨其境。充分感受高雅藝術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通過網上在線交流,學生有感而發可以暢所欲言,一吐為快,把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讓學生運用已有信息技術的能力,提高搜索篩選整理信息的能力,養成自覺地在信息海洋中學習研究的習慣,從而激活創新思維,進一步培養探索新知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