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蘇教版第十冊的一篇散文。這篇課文以優美的筆觸描繪了維也納城市的獨特風貌與人文景觀,講述了維也納被譽為“音樂之都”的淵源,指出了它在世界音樂史和世界樂壇上的地位與影響。課文語言簡潔優美,層次介紹清晰明快,如音樂般急緩有致,字字句句透露著維也納濃郁的音樂氛圍,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中,在音樂的情趣中充分感悟“維也納與音樂有著不解之緣”,萌生出對這座充滿特殊魅力的城市的贊美與向往,以及激發對充滿無窮魅力的音樂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搖籃”、“摻和”等詞語的意思。
3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課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
三、教學重點或難點:
1、重點:讓學生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2、難點:讓學生感受維也納的音樂氛圍,培養學生的音樂情趣。
四、教學安排: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為什么稱這座美麗的城市為“音樂之都”嗎?(學生回答)
2、我們已經初步知道課文是從四個方面來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一起讀。
(課件出示四個中心句,齊讀)
(二)、細讀感悟,體會音樂之都的魅力。
過渡:從這四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維也納的人們對音樂是多么的——(酷愛)。他們的生活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自由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畫出能體現人們對音樂酷愛的句子,并把你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學生讀畫)
★第四自然段。
學生可能說到的幾個方面:
1、(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
讀這一句你體會到了什么?
2、還能從哪兒看出?
(夏天的夜晚,露天音樂演奏會……)(課件接著出示句子)
露天音樂會,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想象習習的晚風吹拂你的臉龐,遠處悠悠揚揚的音樂隨風而來,深深地吸一口氣,聞到了什么?耳畔又聽到了什么?是呀,花香的芬芳,悠揚的樂聲,混合在一起,隨著晚風一起飄進我們的心里,這就是——摻和。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柔和、舒服)能讀出來嗎?再徐緩一點,讓花香和樂聲混合得充分一點。真是一個迷人的夏天的夜晚,一切都是因為有了音樂。
的確,維也納真的是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哪!人們被音樂陶醉,為音樂癡迷,對音樂是多么的酷愛,一起讀出這種感受吧。
3、接著說,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家庭)你給大家介紹一下。
(出示家庭演奏會圖):他們在干什么?到了周末,維也納的人們喜歡在自家的客廳舉行音樂沙龍,共同接受音樂的熏陶。音樂給每個家庭帶來了無比的歡樂。
(集會、慶典、政府會議時奏樂)
在維也納集會時奏的是——(古典音樂),慶典時奏的也是——(古典音樂),政府會議時奏的還是——(古典音樂),可見維也納的人們……(對古典音樂的酷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