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試題及答案
一、填空題
1、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 、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課程。
2、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3、《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小學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準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
4、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
5、漢語拼音能幫助學生識字,幫助學生說好普通話,幫助學生閱讀。
6、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
7、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不僅要重視口語交際課的教學,而且要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訓練。
8、閱讀教學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9、《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10、語文綜合性學習應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區等教育資源。
11、“交融式目標”在敘寫時不會出現“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幾個明顯的提示語,但它的每一點目標卻極好地把二維乃至三維的目標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優點就是敘寫方便。清晰明確,乃是教學目標敘寫的靈魂。
12、《語文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指出:“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重視考察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評價必須在具體的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以反映學生真實的口語交際水平。”
13、語文素養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主要分為六個層次:一是必要的語文知識,二是豐富的語言積累,三是熟練的言語技能,四是良好的學習習慣,五是深厚的文化素養,六是高雅的言談舉止。
14、課程資源從獲取途徑看,可以劃分為校內資源、校外資源、網絡化資源三大類。
二、基本概念題
1、語文素養p1
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和人文素養等。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2、探究學習p5
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和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發展情感態度,培養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學習方式和過程!疤骄俊敝匾牟皇墙Y果,而是過程,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培養主動探究的意識,獲取探究樂趣。
3、課堂即時評價p41
在語文課堂教學的真實情境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質性評價,稱為“課堂即時評價”,亦稱“情境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