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試題及答案
答: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在教學目標中強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并非簡單的并列關系,而是彼此滲透、相互融合,統一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中。在這三個維度中,知識和能力是基礎,是核心,是實現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關兩個目標維度的載體。過程與方法是鏈接知識與技能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兩個維度的橋梁,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教學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升華。語文素養的核心是語文能力。假如把語文素養比做一座大廈,由三維目標構成,知識與能力就是大廈的基座。
3、你覺得怎么做才能使各種學習方式更加有效呢?請選擇一種學習方式具體闡述。
答:小學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組成了一種整體的學習方式,相互作用。在具體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正確理解,合理利用。(2)注重方法的指導。(3)加強過程的引導。(4)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如合作學習:
(1)把握“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教師定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要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發揮作用,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前就要做認真的準備,要根據學生情況和教學內容有所選擇,從而避免一些形式主義的做法,提高小組學習的效率。課中,當學生在合作學習時,教師不是等待,不是觀望,更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而是深入到小組當中,了解學生合作的進程,討論的焦點等等,為下一個教學環節的安排作好充分的準備,擔負著更大的管理和調控的職責。
(2)規范“小組合作學習”的行為,營造合作的良好氛圍。
課堂氛圍是合作學習成功的關鍵因素。要營造良好的氛圍,合理分組是前提,規范合作行為是保證。(簡答題7)
(3)形成“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促進合作習慣的養成。
課堂上的小組合作不僅僅只是完成學習任務,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要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會與人合作的方法。首先應該讓學生學會傾聽,處理好踴躍發言與虛心聽取的關系。其次是讓學生學會思考,處理好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關系。第三是要讓所有的人積極參與,特別關注小組學習中保持沉默的學生。
4、有人說語文課程建設和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是課程專家的事,我們只要按教科書教完該教的書就是了,何況我們基層(農村)也沒什么語文課程資源。你認為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p50—54
答:這種觀點是不對的。因為,我們一線的許多老師對于“課程資源”的認識比較模糊,總認為語文課程資源建設和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是課程專家的事,我們只要按教科書教完該教的書就行了。其實這也是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中存在的誤區。語文課程資源是教學的基礎,是語文實踐的必要。語文課程資源是為語文教學服務的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的、校內、校外一切課程資源。對于小學語文課程,其可以開發與利用的資源很多,可以開發的素材豐富多彩。如:語文教材、學校圖書室、實踐基地、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相關人士,語文課堂上的生成性資源,師生的生活經驗,校園課間文化等。因此,作為一線的語文老師,進行語文課程建設和語文資源的開發是必要的,也是有條件的。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要樹立課程資源觀,積極開發利用新的課程資源,以切實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語文能力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