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四組教案
2、 指名讀——互評——齊讀。
3、讀了這幾自然段,你覺得當時的場景可以用哪幾個詞來形容?(難舍難分、依依不舍……)
4、正是因為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兩國人民生死相依,患難與共。所以說這種友誼是偉大的友誼,這種感情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情。
五、總結全文,回歸整體
1、齊聲朗讀課文。
2、這篇課文是以志愿軍的口吻來說的,但是在依依惜別的時候,朝鮮人民肯定也有千言萬語要表達。想一想,朝鮮人民會說些什么?請選擇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以角色,以他們的口氣,寫一個片斷題目,也是《再見了親人》。
六、作業
1、背誦喜歡的段落。
2、摘錄使自己感動的句子。
課 題 15 金色的魚鉤 設計
教學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復述課文。
2、抓住描寫老班長的外貌、動作、語言等重點詞句,體會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精神。
3、認識本課12個生字,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詞語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金色的魚鉤”的理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課前準備
課 時 1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初讀課文
1、出示課題:金色的魚鉤。
(1)朗讀課題,應該強調哪個詞?
(2)讀到“金色”這個詞語,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語感,說自己想到的,教師可以引導:光明、燦爛、永垂不朽等。
2、快速默讀課文。
(1)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語言表達可以多種多樣,也不要求過分簡練,大致的意思是: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托,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故事。
(2)讀了課文你有哪些疑問?
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重點出示兩個問題:
①為什么說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②課文為什么以“金色的魚鉤”為題?
二、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1、默讀課文,思考: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當“我”和兩個小同志病得實在跟不上隊伍時,老班長接受了一個什么任務?當時指導員是怎么囑咐的?
2、出示句子:“他們年輕。一路上,你是上級,是保姆,是勤務員,無論多么艱苦,也要把他們帶出草地。”
“上級”就是“領導”,“上級”怎么會又是“保姆”和“勤務員”呢?指導員的意思是什么?
老班長既是“上級”,要在遇到困難時安撫小戰士的情緒,要不斷鼓勵病號戰勝困難,走出草地,要在重重困難面前想方設法。又要像“保姆”和“勤務員”一樣時時處處關心照顧小戰士們。
3、同學們,要完成這一任務容易嗎?再讀課文,想想老班長在完成任務時要碰到哪些困難?
4、為了完成他既是“上級”,又是“保姆、勤務員”的任務,老班長是怎么做的?
學生抓住課文句子和內容自由討論。
5、這是一位怎么樣的老班長?
舍己為人,忠于革命,忠于職守……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課文主要是抓住老班長的什么來表現他既是“上級”,又是“保姆、勤務員”的呢?(外貌、動作、神態等)
2、 小組合作學習,請再讀課文,找出描寫老班長外貌的句子,劃下來,深入體會理解。
交流,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