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雙金教學實錄——《二泉映月》
師:這里的“璧”是什么意思?墻壁的壁是土字底,這里的“璧”什么意思?
生:月亮倒映在水里像一塊碧玉。
師:像一塊碧玉,這是一塊怎樣的玉?
生:應該是十分發光的玉。
生:應該是一塊十分光滑的玉。
生:十分明亮的,我猜想“沉”這里也有“沉魚落雁”的意思。
(現場笑聲)
師: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靜的水面里,看上去像一塊光潔圓潤的月亮,這景色美嗎?我們來讀。
生:(一起美美地)靜影沉璧。
師:拿出筆來,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帶有“聽”的句子。(板書:聽)。
生:(默讀課文,全場寂然無聲。)
師:找到了請舉手。你讀一讀。
生:突然,他問小阿炳:“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小阿炳搖了搖頭,因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聲音也沒有聽見。師傅說:“你還小,等你長大了就能從二泉的流水中聽到許多奇妙的聲音。”
師:(出示第二節投影)課文第二段中有好幾句寫到了帶有聽的句子。誰來把第二節來讀一讀?
生: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著師父來到泉邊賞月。水面月光如銀,師父靜靜地傾聽著泉聲。突然,他問小阿炳:“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小阿炳搖了搖頭,因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聲音也沒有聽見。師父說:“你年紀還小,等你長大了,就會從二泉的流水中聽到許多奇妙的聲音。”小阿炳望著師父飽經風霜的臉,懂事地點了點頭。
師:讀得好,在和師父賞月的時候,師傅提出一個問題問阿炳:“你聽到了什么聲音?”一起把這句讀一讀,小阿炳聽到了什么聲音沒有?一起回答。
生:沒有。(板書:沒有)
師:小阿炳什么聲音也沒有聽到。師父說:“你年紀還小,等你長大了,就會從二泉的流水中聽到許多奇妙的聲音。”(板書:奇妙)“奇妙”是什么意思?(神奇而美妙)阿炳多么盼望自己快快長大啊!早點兒聽到那奇妙的聲音。一年過去了,五年過去了,十多年過去了,小阿炳長成了大阿炳,他聽到了奇妙聲音了嗎?誰來讀第三節?
生:(富有感情地讀第三節,把“泯滅”讀錯了。)
師:我要感謝你,你的感情是多么得飽滿,多么得充分啊!這里有一個詞(指點“泯滅”)讀!
生:泯滅!
師:但是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向往。齊讀。
生:(齊讀)
師:阿炳多么希望能夠有一天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誰來讀第四自然段?
生:(讀第四節)
師:請坐!又一個中秋夜,阿炳來到了二泉邊,他聽到了什么呢?一起把最后一句話讀讀。
生:(齊讀)漸漸的,漸漸的,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師:阿炳他聽到了什么?(相機板書:嘆息、哭泣、傾訴、吶喊)
生齊讀:嘆息、哭泣、傾訴、吶喊
生: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師:你們認為這樣的聲音奇妙嗎?
生:(紛紛)奇妙。
師:你們認為哭泣聲是奇妙的?
生:(搖頭,疑惑地)不奇妙!
師:為什么阿炳沒有聽到奇妙的聲音?反而聽到是嘆息、哭泣、傾訴、吶喊?難道是阿炳的父親說錯了,還是阿炳沒有長大?拿起筆,到課文里去找找關鍵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