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復習提綱(蘇教版)
第三單元復習
一、字詞部分
妥帖 貼補 驚慌 說謊 一貫 習慣
貪婪 貧窮 機械 戒心 推敲禮貌
多音字:濟 濟南 接濟 蒙 蒙騙 蒙蒙亮
二、《成語故事》
1 《成語故事》分別講了_《自相矛盾》__、_《濫竽充數》_、_《畫龍點睛》_。
“自相矛盾”比喻一個人的言語或行為前后抵觸,告訴我們說話做事要前后一致。
舉例:.“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濫竽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混在行家里面充數,或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數。告訴我們要有真才實學才能立身處世。
舉例:
“畫龍點睛”比喻作文或說話時在關鍵地方加上精辟語句,使內容更加生動傳神。
2、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拔苗助長 杯弓蛇影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望梅止渴 背水一戰 四面楚歌 紙上談兵
來自神話故事的成語:大鬧天宮 火眼金睛 精衛填海 開天辟地
3、總是……她大大咧咧的,做事總是不能讓人放心。
不要……而要……我們不要過分地依賴父母,而要學會獨立。
三、《推敲》
1、《推敲》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中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敲”原先是“推”,因此,后人把在寫詩和作文時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2、你認為用“推”,還是用“敲”好?請說明理由:(1)月夜訪友,即使友人家門沒有閂,也不能莽撞推門,敲門表明你是一個懂得禮貌的人。(2)用“敲”更能襯托出月夜的寧靜,讀起來也響亮些。
3、本課講的是唐朝著名詩人賈島(“苦吟詩人”)與韓愈一起斟酌詩句中用詞的故事,表現了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4、課后習題4推敲練習
(1)“訪問”與“拜訪”。“訪問”是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談話。“拜訪”也是訪問,但對被訪者包含了敬意,是禮節性的訪問。文中用“拜訪”,說明賈島對朋友充滿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訪問”。
(2)“即時”與“即興”。“即時”是立即的意思。“即興”是對眼前情景有所感觸,臨時發生興致而創作。文中用“即興”是說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一詩是即景生情,有感而發的。
(3)“安靜”與“寧靜”。“安靜”指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寧靜”指(環境、心境)很安靜,表示靜的程度很深。文中用“寧靜”準確地描寫出月夜特定環境的特點。
四、《嫦娥奔月》
1本文是一篇 神話故事。描寫了三個個性色彩很濃的人物,分別是美麗善良、舍己為民的嫦娥, 力大神勇、造福百姓 的后羿, 奸詐貪婪 的逢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