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習作三》教學建議(人教版五下)
【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勸說”,這里有規勸的意思,勸說別人改掉不良的習慣。安排這次口語交際的目的,是讓學生在交際中學會怎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說別人,了解規勸語言的特點,體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教學建議:
1、勸說是為達到某種目的的語言行為,所以怎樣達到勸說的目的是這次交際的關鍵。教學時,要充分創設情境,讓學生練習勸說,了解勸說時所使用的語言的特點,在互相交流中學會勸說。首先要激發學生說的欲望。例如,可以出示這樣一個勸說例子(請學生表演),體會為什么勸說不成功:
爺:(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煙點著)飯后一支煙,勝過活神仙!
(吸了一口,咳嗽。)
穎:爺爺,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
爺:什么日子?
穎: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不能吸煙。
爺:誰規定的?誰能管了全世界?
穎:聯合國規定的。
爺:聯合國能管了咱們中國? 穎:爺爺,抽煙的害處很大,我求您別抽了!
爺:沒事!我抽了幾十年了,身體不照樣好好的?咳,咳……就是有點小咳嗽。
穎:反正抽煙沒一點好處。
爺:穎穎,天不早了,你該上學了;我呢,到公園溜達溜達。
然后圍繞這個模擬表演讓學生說說為什么穎沒有說服爺爺?使學生明白,在勸說別人時,以理壓人、說軟話求人都不大可能奏效,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對方心服口服。另外,勸說還要注意對象、場合、方式方法。
2、可以根據一個話題,請學生分組討論怎樣勸說。把每個小組的方法進行交流,比較,說說哪種說法更容易奏效,體會勸說的藝術。
3、勸說別人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可以把這個交際話題延伸到生活中,讓學生根據家庭和班級的實際,真正去嘗試勸說別人,在語言實踐中,學會勸說。當然,學生也常常遇到被人勸說的事情,可以請他們留意自己是怎樣接受別人意見的,體會別人勸說的藝術。
【習作】
本次習作是寫常用應用文──發言稿。發言稿是參加會議者為了在會議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匯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
安排此次習作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學會寫發言稿,體會發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二是繼續引導學生練習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具體清楚,把句子寫通順。
教學建議:
1、教學伊始,可以給學生讀幾篇發言稿,如,開學典禮上校長的發言,新生入隊時新生代表的發言,教師節表彰的先進教師的發言,廠長任職時的任職演說。以此調動起學生的經驗積累,使學生從感性上了解發言稿,體會到發言稿的作用。
2、可以結合習作提示,使學生明白,發言稿要根據不同的需要,風格和內容要有所區別。
3、由于習作時還需想象當時情境,所以教師可以提前布置,創設真實情境,讓學生現場來寫發言稿。寫完后,組織學生交流和修改,不必拘泥于字數多少,以符合當時的發言要求為評價標準,以發言稿內容是否具體、語言是否通順為評價重點。
4、要在生活中積極創設寫發言稿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在實際運用中學會寫情真意切、言辭恰當的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