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集
在學生理解了父親的愛的情感之后,我又在本課結束之時把林海音的這段話展示出來,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希望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要認真、冷靜地去看待錯誤,虛心地接受和認真地改正錯誤,把缺點變為優點。
本節課,我的課堂結構是由:靜心回顧,溫故知新——疑則有進,大膽質疑——靜心生悟,合作探究——聯系生活,拓展思維四大環節組成。開課很順利,但是在進行第二個環節的時候,我的預設出現了偏差。課前,我預設將學生的問題綜合成三個大塊,即:1、從哪些地方體現出爸爸對我很嚴?當時爸爸心里是怎樣想的?2、爸爸為什么對我那么嚴?當時我心里是怎么想的?3、從哪些地方體現出爸爸很疼愛我?當時爸爸心里會想些什么?我的心里又會想些什么?課中,學生在“本課積分要求”的刺激下,大膽質疑,提出了很多我意想不到的問題。如:爸爸對我很嚴,很嚴很嚴。為什么又說他疼愛我。這不是很矛盾嗎?我為什么要感謝韓老師?……這些問題是孩子們認真思考之后提出來的。在課堂上,我不能把學生生硬地遷到我的預設中,對每一個提出的問題,我都讓學生寫在紙條上,并在展示平臺上展出。問題相似的進行歸納,簡單的問題學生當場解答。最后剩下的疑難問題,再在小組內通過獨學、交流,得以解答。因此,在第二個環節花費了大量時間。導致后面的拓展沒有時間進行,從而留下遺憾。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深深體會到:在導學案的設計時,不僅要深鉆教材,而且一定要把學生放在首位。這樣自己的預設才會更精確。才更利于課堂的順利進行。
9、《秋天的懷念》教學反思
初步用小組合作和導學案來上這種情感很濃的散文,的確很有挑戰性。經過無數次的修改導學案和上課流程稿及課件,本以為會有比較好的效果,但是到了具體的生成的課堂,孩子們和我所呈現的狀態非常令人失望。主要問題有:對學時,老師給出的問題指向性不明,學生匯報時也沒有體現出對學的特點;老師對孩子們的匯報不能及時概括提煉,及時引導;尤其到了第二課時又回到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孩子們匯報形式單一;整個課堂朗讀訓練不夠到位,沒有讓孩子們進行充分的朗讀。總之,這堂課還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對導學案的設計和實際的課堂操作,有待更加努力去學習。
10、《被袋里裝的是什么》教學反思
“家書抵萬金”!文章以“信”為主線,反映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深厚情感。教學這一課時,讓我收獲到了意外的驚喜!
從孩子的周記和寫作中,一直以來,我總認為我們班的孩子們不善于觀察生活,特別不會思考生活,但從這一課的教學中,我發現我班的孩子們情商特別高。在品悟文章的重點語句中,孩子們的回答真是精彩不斷。讓我印象最深的有這樣兩句:“……他把我和妹妹抱在膝上,沒完沒了地逗我們,還讓我們玩他胸前佩戴的十字勛章和各式立功獎章,……”開始,有孩子說:“說明他很喜歡我和妹妹。”接著又有人說:“說明爸爸愛孩子勝過愛他的榮譽。”這時我插了一句:“爸爸這么愛家人,他肯定特別想回家,怎么還有心思作戰,而且獲得這么多榮譽呢?”。孩子們思考片刻,有的說:“老師,爸爸想當一位英雄,讓孩子們很自豪有他這樣一個爸爸。”有的說:“爸爸很愛家人,他在戰場奮勇殺敵,保護自己的國家和后方的家人。”特別是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同學們對媽媽心情的理解居然有四個答案。幸福、感動、心疼、欣慰,百感交集,使一向堅強的媽媽最終控制不住自己,放聲大哭起來。教學這一課時,我的內心非常舒暢,原來我的學生能思考、會表達。因此我要重新定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