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集
15、《刷子李》 教學反思
這樣簡單生動的文章,怎樣設計才能吸引住孩子們的目光,緊緊抓住孩子們的心,從而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呢?課前備課時,我反復研讀教材,最終將本課的教學設計定位為:設計思路清晰、簡單明了,緊緊抓住一個“奇”字,讓學生在“讀”中曉“奇”,在“議”中悟“奇”,從種種“奇”中感悟刷子李的技藝高超。如,在引導學生感悟“刷子李”是一“奇”人時,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品味——“衣著奇”、“效果奇”、“動作奇”各體現在哪些方面?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課上學生找得非常認真,畫出體現“衣著奇”的語句有:“干活前,他把隨身帶的一個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開,果然一身黑衣黑褲,一雙黑布鞋。穿上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膠較上了勁。”孩子們在找的過程中不僅僅感受到了“刷子李”的奇特之處,還感受到了作者幽默的語言,學起來更加帶勁了。
不僅如此,在設計本課時,還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作家馮驥才是怎樣寫出‘刷子李’技藝高超的?”這一問題既是對文章的回顧,又是對文章表達方法的總結,無形中還訓練了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從課堂上孩子們的表現來看,本課的教學設計是非常成功的。當然在關注弱勢學生方面做的還不夠扎實,以至于個別學生上完課之后還不能流暢地將文章朗讀下來,這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仍需改進。
16、《格列佛游記》教學反思
我覺得課外閱讀不是單獨存在的,它觸及每一節課、每一篇課文。教學時,對于課文的作者、國籍、主要內容這些基本的常識,都要求學生掌握。還有,讀書要思考,所以我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說出來,記在筆記本上,不管正確也好,錯誤也罷;幼稚也好,成熟也罷,都要留下點自己的東西,不要人云亦云。
教學本課時,課文內容的理解并不是難點。通過閱讀文中作者對于國王的細致描述,學習從外貌、年齡、服飾上去描寫人物、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我還現場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好朋友。在后面的段落,感受格列佛的寬宏大量,切身感受小人們的害怕和無禮,明白格列佛能夠有所為但是卻不為的高尚品質,練習朗讀。
但是我想,這篇課文只是節選,將它選出來,編者的用意應該是激起學生閱讀這本書的興趣。因此課前我就讓學生查閱資料,看看為什么這本小說被稱為“諷刺小說”,寫了哪些內容。這樣一來,教學時,既有助于理解文中人物,又能激發學生閱讀整本小說的興趣。今后的教學中都可以這樣來聯系課內的文章促進學生的課外閱讀
17、《用目光傾聽》教學反思
《用目光傾聽》是金波先生寫的一首兒童詩歌,教學內容主要是通過媽媽的目光展現出媽媽對孩子的關愛,媽媽平凡的一句話教導孩子,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表現出母愛的偉大。引導孩子們要理解“用目光傾聽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與人交往一定要真誠的做人道理。授課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課文,運用抓重點的學習方法,自讀自悟,不會的問題通過相互討論和老師點撥解決。通過這節課的學習體會作者是如何“用目光傾聽”,并從媽媽的教誨中體會媽媽的偉大,懂得與人交往要真誠,把媽媽的一句話與做人的道理聯系起來,進而悟出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