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古詩兩首
教材簡析:本課選的是兩首較為有名的表現朋友真情的古詩。
第一首《贈汪倫》作者為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是詩人登船而走,朋友相送的動人情景,表達的是“送別情深”。這首詩單純自然,感情真摯,深為人們所贊賞,成為后人抒發朋友之間感情的千古名句。
第二首《過故人莊》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人,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舉杯飲酒,閑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這首詩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細細品味就象是一幅畫著田園風光的中國畫,將景、事、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理解和背誦兩首詩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說說作業4中帶點詞語的意思。并初步體會詩中對仗句的特點。
4、通過誦讀這兩首詩,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1、體會《贈汪倫》后兩句詩比喻、夸張運用的巧妙和詩人強烈的感嘆之意。
2、體會《過故人莊》中的意境美、結構美和音樂美,感受朋友間的情深意濃。
教學準備:
1、預習古詩,查閱相關的資料。
2、配套光盤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學習、理解《贈汪倫》,體會李白和汪倫間的深情厚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25、古詩兩首,其中第一首古詩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的《贈汪倫》,這是一首送別體古詩。
板書:贈汪倫
李白
2、關于這首詩的來歷,里面還有一個動聽的故事,想不想聽一聽?
(教師講關于《贈汪倫》一詩的來歷)(教參201頁)
二、學習《贈汪倫》,理解詩意。
1、自讀古詩,了解詩歌大意。
學生自主讀詩,思考詩中說的是誰送誰?誰別誰?
2、指名朗讀。
3、說說“汪倫是怎樣送李白的?”“李白是怎樣別汪倫的?”
4、理解詩歌意思
(1)交流詞語的意思。
欲:將要
贈;送
踏歌:一種用腳步敲打節拍唱的民歌。
不及:比不上。
(2)交流詩句的意思。(說出大意即可,不必字字不差)
我坐上船兒正準備遠行,
突然聽到岸上傳來踏歌的聲音。
桃花潭水啊,你雖然深過千尺,
也比不上汪倫趕來送我的情誼深。
三、體會意境,了解修辭手法。
1、朗讀古詩,想想當時是一幅怎樣的畫面,用自己的畫來說一說。
(1)指導說出詩的意境。他們之間說了些什么話。
(2)指名表演離別的情景。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句詩中桃花潭的水真的有千尺深嗎?
(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
作者用什么來說明汪倫和“我”的情誼?
(用桃花潭的水來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3、從這首詩中,你感受到詩人與汪倫間的感情怎么樣?
四、朗讀、背誦古詩。
1、教師總結。前兩句詩敘事,后兩句抒情,全詩表達了送別情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