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
一、教學目標
1 圖文結合,在感受秋天的詩情畫意中認識“劉、菊”等10 個生字,會寫“于、首”等6個字。
2 初步了解詩歌的意思,想象秋天的美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
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引導學生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認識“劉、菊”等10個生字,會寫“于、首”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喜歡背誦古詩。
三、教學時間:
課本第-頁
四、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件、
五、教學流程
第 1 課 時
(一) 談話
1. 古詩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誰來背幾首給大家聽聽?
2. 我國宋朝有個大詩人叫蘇軾,一天,他和朋友聚會,其中一個叫劉景文的,學問淵博,詩文寫得好
,蘇軾可欣賞他了。蘇軾喝著酒,非常高興,他提筆寫了一首詩送給劉景文。 板書:古詩兩首 學生認讀
課題。
(二) 初讀《贈劉景文》
1.板書課題《贈劉景文》 題目說的是什么意思呢?
2.蘇軾送給劉景文一首什么詩?請大家讀讀詩,注意讀準字音。圈出不認識的生字,想辦法讀準字音。
3.同桌相互認讀課文,老師參與同桌學習。
4.學習生字,重點正音:橙、橘、殘。
5.朗讀整首詩。師讀、生讀、挑戰讀。
(三) 再讀詩歌,初步了解意思,朗讀、背誦詩
1. 詩歌描寫的是什么樣的景色?動腦筋試一試,自己能讀懂多少?
2. 小組討論交流:自己讀懂了哪些;讀不懂哪些?
3. 小組匯報學習情況,老師適時指導。重點指導:擎雨蓋、傲霜枝。
4. 激發想象,初步體會詩歌的意境。
5. 配樂朗讀;再讀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比一比誰讀得好。
6. 看看插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這首詩。
( 四 )想一想,議一議
秋天難道只有橙黃橘綠兩種顏色嗎?
(五) 學寫生字
1. 出示要寫的字:首、劉、枝、記。 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認讀記字。
2. 觀察范字,說說怎樣書寫。
3. 寫得好的孩子在黑板上示范寫。其余在書上描紅,臨寫。
4. 自評寫得最好的一個字,總結經驗。
(六) 拓展性學習
1. 你還知道哪些秋天的詩句,背給大家聽一聽。
2. 你還喜歡哪個季節?說說為什么?
第 2 課 時
(一) 背古詩,引出課題
1. 背誦《贈劉景文》和描寫秋天景色的古詩。
2. 板書:山行 讀課題,說說從詩歌的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 師生合作,解決疑難
1. 學生獨立閱讀詩歌,圈出不認識的生字,想辦法讀準字音。
2. 同桌相互認讀課文。
3. 認讀生字:楓、徑、斜、于。
4. 指多人讀古詩,師參與讀,及時糾正。
(三) 啟發想象,感情朗讀
1.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來學習這首《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