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推銷員
c組派出的代表是一個平時很靦腆的男同學,他出場后并沒有急著走上講臺,而是先在下面進行了一番來訪。
"請問這位先生,你家是住在公園附近,還是在街道兩旁?"
"我家住在公園附近。"
"那您真是太幸福了!請問這位小姐,您是住在公園附近還是住在街道兩旁?"
"我住在街道兩旁。"
"請問街道上的噪音有沒有影響您的生活呢?"
''當然有啦,噪音讓我白天不能安心寫作業,晚上睡不著覺。"'
"那您想不想改變這種生活?"
"當然想啦!"
"那好,我給您推薦一種我們公司專門為您這類家庭生產的玻璃--'吃音玻璃'。這種玻璃是消除噪音的能手,如果您的房子裝上這種玻璃,街上40分貝的噪音傳到房間就只剩下12分貝了。您說這種玻璃好不好?"
"好!"
"這么好的產品,您還等什么,還不趕快購買?"
下課了,聽課的老師對同學們的表現贊不絕口,我也把心中的那塊石頭放了下來。
課后,聽課的老師分析了這節課的優劣得失,他們覺得以下兩個方面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1.小組教學落到了實處。在學生基礎參差不開的情況下,小組教學對培養學生自學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在這節課上,學生在各組小組長的帶領下,按照個人預習一小組討論一匯報交流一技能訓練的步驟學習,收到廣良好的學習效果。
工活動教學開展得好。建構具有教育性、實踐性、創新性的活動體系,引導學生主動地認知、體驗、操作、實踐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這是我們開展活動教學的目的。在這節課上,我讓學生扮演推銷員介紹五種玻璃,學生對種活動很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他們自己設計表演形式,自己設計臺詞,自己設計道具,學生的想象、創造、表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發揮。學生對新型玻璃的介紹沒有受到書中文字的限制,他們的語言中融入了目前社會上流行的廣告用語,這其實是學生對信息的一種認知、體會、運用的過程,這一過程反映了學生把書本和生活、相結合的良好趨勢。因此,這種活動教學的形式是值得在語文教學中更多、交好地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