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學設計
文章多處采用排比句,如描寫彩塑時用了“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有強壯勇猛的力士”,寫壁畫是用了“有……的,有……的,這樣的句式富有節奏,讀來朗朗上口,音樂感強,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莫高窟》文質兼美,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感,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又是促進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但本課介紹的敦煌藝術與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有一定的距離。文章雖然構段清晰,便于理清脈絡,但是要是學生真正走進藝術寶庫,觀賞、品味、享受藝術的無窮魅力,還得靠教者的有效引領。
教法指導:結合本篇課文的特點,在教學中有以下幾點思考:一是以學生自讀自悟、勾畫想像為主,全員參與,大膽質疑;二是以課文插圖為輔助手段,看圖學文,讀文看圖,讓學生走進莫高窟,欣賞莫高窟,感受莫高窟藝術的無窮魅力:三是以師生互動為平臺,學習作者用詞造句、表達方法等。以此達到背誦積累及寫作訓練的目的。四是引導學生憑借具體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