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拓展五》教學建議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通用4篇)
《回顧·拓展五》教學建議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 篇1
本次“回顧·拓展”安排了“交流平臺”“日積月累”“課外書屋”三項內容。
【交流平臺】
這次交流平臺的重點是“名著中的人物”。前面已述,讓學生感受課文中人物的栩栩如生,從而感受名著的魅力,激發閱讀名著的興趣,這是本組教學的主要目標!敖涣髌脚_”緊扣這一教學目標,在學生具體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礎上,回顧、總結所感所悟。指導學生交流時,要注意兩點,一是要引導學生把人物形象說生動。課文作者把人物形象寫得很生動,學生說時,要盡可能說生動,千萬不要僅用幾個孤零零的詞語概括一下就算了。二是要適時小結和拓展。指導學生感受本組幾篇課文的魅力,這還不是教學的最終目標,要以本組的幾篇課文為引子,把學生的視野引向眾多的名著中,通過交流,學生能認識到我國有眾多的名著,這些名著有著無窮的魅力,這些名著都值得讀一讀。
教材安排了與古代名著相關的六句歇后語,其目的在于通過積累,感受中華民族豐富的語言文化,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厚的底蘊,同時,激發學生閱讀名著和收集歇后語的興趣。教學時,教師可先組織學生讀讀這幾個歇后語,再讓學生講講自己知道的這幾個歇后語背后的典故,也可開展看誰說的歇后語又多又好的競賽活動,交流并展示學生平時摘抄的歇后語。然后引導學生體會這些歇后語運用的語言環境,試著用一用,感受歇后語的作用。最后進行拓展練習,鼓勵學生繼續收集歇后語。
【日積月累】
1、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生死之交:
東漢末年,朝廷里宦官勢力越來越大,加上京城洛陽一帶的自然災害,天下百姓流離失所,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靈帝在位第十七年,河北巨鹿縣的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領導的農民頭裹黃巾,舉行起義(黃巾起義)。靈帝知道后很驚慌,發詔書召集軍兵,討伐起義軍。幽州涿縣有一位英雄,名叫劉備,他是漢朝皇室的后代。因父親早亡,家道衰落,他和母親以賣鞋織席為生。劉備來縣城賣鞋,正看招兵告示,有身材魁梧、滿臉胡須的人與他搭話。那人自我介紹叫張飛,平時以殺豬賣酒為生,喜歡結交天下英雄豪杰,他說看劉備也是位為國擔憂的好漢,很想結識他。劉備聽了很高興,于是相約去喝酒,在酒館又結識浪跡天涯多年,正準備去投軍的關羽,看到關羽威風凜凜的樣子,不由得豎起大拇指,當下,三位豪杰來到張飛家。張飛田莊的后面有一處桃園,景色很美。三位英雄相見恨晚,把酒暢飲之后,決定在此園中祭告天地,結為異姓兄弟。準備同心協力,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一同對蒼天發誓:“同心協力,救困扶危,報效國家,保護百姓。不求同年同月生,只愿同年同月死。若背義忘恩,則天地不容”。此后,三人情同手足,做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后人將劉關張桃園結義稱為生死之交。
2、孔明借東風──巧用天時:
諸葛亮草船借箭歸來,周瑜十分佩服,他和諸葛亮協議謀劃攻打曹營。周瑜先讓黃蓋用“苦肉計”騙得曹操的信任,龐統又用“連環計”,使曹操把他的大船用鐵索鏈連在一起。周瑜著急而病,諸葛亮用紙筆寫下十六個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敝T葛亮憑借自己的天文知識,預計三天后有東南風,而且越刮越大。周瑜安排黃蓋打前陣,暗地里為黃蓋準備了二十條輕船,船內裝滿干柴和蘆葦,上面再鋪一層硫磺,最外層用黑布蓋嚴,船頭插著青龍旗作為投曹的暗號。當曹操發現有詐時,已經來不及了,黃蓋將刀一揮,火船如箭,借著風勢沖進曹軍水寨。曹軍的大船被鐵鏈連著,無法移動,曹操在陸上的營地也被大火包圍,曹操大敗。三國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諸葛亮得勝的重要原因是巧用了天時,故有“孔明借東風──巧用天時”之說。
3、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劉備進西川之后,孫權召集謀士,商議如何收回荊州。諸葛亮派人告訴關羽,堅決不許歸還城池。魯肅給孫權獻計,請關羽赴宴,如果不答應,就殺了他。關羽看到邀請說:“既然是魯肅請我,我明天一定去!钡诙,關羽只帶了幾個人,單刀赴會。魯肅了解關羽,知道他會來,于是埋伏好各路人馬。宴會上,魯肅一再要求歸還荊州,關羽說:“這是國家大事,今天的宴席上咱不談。”臺下的周倉大吼:“天下土地,誰有仁有德歸誰,怎么就偏得給你們。”關羽見周倉發怒,上前奪了他的刀,假意訓斥道:“這是國家大事,你有什么資格在這說話,快退下!敝軅}明白了關羽的意思,趁機來到江邊,招呼接應關羽的人馬。關羽右手提著大刀,左手拽住魯肅,裝醉對魯肅說:“你今天請我赴宴,不要提荊州,我醉了,說不好會傷朋友,我先回荊州,再好好商量!濒斆C嚇壞了,被關羽扯到江邊,埋伏的官兵擔心傷到魯肅,也不敢輕舉妄動,眼睜睜地望著關羽乘船而去。這就是關公赴會──單刀直入的故事。
4、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徐庶,字元直,本姓單,名福,后改名為徐庶。東漢末年潁川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漢末潁川一代名士。歸曹后,在魏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南征荊州。這時劉表已亡,他的兒子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率軍民二十多萬人南撤。在曹軍追及到當陽長坂坡時,劉備寡不敵眾,大敗而逃,輜重全失。徐庶的母親也不幸被曹軍擄獲,并被曹操派人偽造其母書信召其去許都,徐庶得知此訊,痛不欲生,含淚向劉備辭行。他用手指著自己的胸口說:“本打算與將軍共圖王霸大業,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擄,方寸已亂,即使我留在將軍身邊也無濟于事,請將軍允許我辭別,北上侍養老母!”劉備雖然舍不得讓徐庶離開自己,但他知道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不忍看其母子分離,更怕萬一徐母被害,自己會落下離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揮淚而別。徐庶北上歸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戀故主劉備和好友諸葛亮。盡管他有出眾的才華和謀略,但不愿為曹操出謀劃策,與劉備、諸葛亮為敵。因此,徐庶在曹魏歷時數十年,卻從未在政治軍事上有所作為,幾乎湮沒無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5、梁山泊軍師──吳(無)用:
吳用,天機星智多星,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平生機巧聰明,曾讀萬卷書。使用兩條銅鏈。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被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吳用在破連環馬時,派時遷去偷甲騙徐寧上了梁山。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其姓名吳用,諧音為無用。
6、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
孫猴子即《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孫悟空學會了七十二變,在與師父到西天取經途中,變化多端,戰勝了一個個困難,降服了一個個妖魔。因他高超的會變的本領,后人便言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
【課外書屋】
內容是要求學生讀讀《西游記》原著,這一要求直接反映了本組教學的重點。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幫助學生擬定閱讀計劃,并分階段開展閱讀指導和閱讀交流,使課外閱讀能夠落實。若沒有條件,教師可利用課外閱讀指導課,跟學生講講“西游記”的故事。
《回顧·拓展五》教學建議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 篇2
a案
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感受(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科學精神)。
2.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3.積累成語,能理解并正確運用成語。
4.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交流讀書樂趣和學到的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詞語盤點”
1.自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小組抽測,聽寫詞語(四人一組,組長任選其中15個詞語抽測組員,進行聽寫)。
二、交流平臺
1.交流對“科學精神”的認識。
回顧本組的四篇課文及課外閱讀的相關文章,用自己的話說說對“科學精神”的認識。
② 聯系實際,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科學精神。
2.交流學習收獲。
①六年的小學生活即將結束,回顧六年來你在學習中走過的每一步,感受一定會很多,讓我們一起交流交流吧!
②讀一讀“交流平臺”中的提示。
③選擇感興趣的話題在組內交流。
④全班交流。
三、日積月累
1.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
2.交流:
①你知道哪個成語的意思,說一說。
② 你不懂哪個成語的意思,提出來。
3.根據意思分類
再讀這些成語,你會發現其中有些成語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個內容,找找看。(例:第一行的四個成語都是關于“目標堅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是關于團結協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標新立異”是關于創新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是關于“掌握規律、化難為易”方面的等。)
4.選擇其中一兩個成語練習說話。
5.抄寫背誦
四、成語故事
1.自由閱讀成語故事《舍本逐末》,說一說這則成語的主要內容。
2.指導學生朗讀短文,交流讀后受到的啟示,說說“舍本逐末”的含義。
3.同桌交換閱讀搜集到的成語故事,說說成語的含義。
。▋让晒虐^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吳秀玲)
b案
一、交流平臺
(一)交流本單元課文內容及課外學習的感受
1.學生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ǘ┞撓祵嶋H,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科學精神。
。ㄈ┙涣餍W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二、日積月累
1.借助手頭學習資料,提早預習,理解成語大意。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成語意思,有不理解的可與小組同學合作探討。
3.指名朗讀。
4.交流成語意思。
5.練習背誦。
6.交流課外收集成語。
7.齊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并默記心頭。
三、成語故事
1.談話導入。
2.交流從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
3.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自學成語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讀后感受。
5.教師小結,并推薦課外成語故事。
(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區教研與培訓中心 侯文華 )
《回顧·拓展五》教學建議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 篇3
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所學課文,交流對魯迅的認識。
2、交流體會本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體會這類句子的方法。
3、積累魯迅的名言。
4、通過閱讀“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感受魯迅的敏捷才思。
教學過程
交流平臺
1、談談心目中的魯迅
。1)學了本單元的課文,我們被魯迅先生的才學和人格魅力所折服,這節課我們就來談談自己心目中的魯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課文來談,可以結合課外學習的收獲來談;可以講同魯迅有關的人和事,也可以說說讀魯迅作品的體會。
。3)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4)匯報交流,師生評議。
。5)教師小結。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認識了魯迅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學們能從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1)學生讀教材中的內容,談理解。
師: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層意思,卻暗含著更深的意義。那么本組課文中有哪些類似的句子,我們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這些句子的?
(2)學生找句子,交流體會方法。
(3)教師歸納總結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方法:
聯系上下文。
聯系生活實際。
結合時代背景。
展開豐富聯想。
……
師: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繼續運用我們總結的這些體會句子的方法去學習課文,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日積月累
?過渡:魯迅先生的文章無疑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筆財富,這節課我們一起細細品讀魯迅先生文章中的膾炙人口、發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學生自讀。指名讀。
2、理解重點詞語:
千夫:眾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無端:沒有來由地;無緣無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無異:沒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課外再搜集一些魯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語文
1、過渡:魯迅先生的童年發生過許多故事,這節課我們就來讀一個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
2、學生自讀。指名讀。
周樟壽的對子妙在哪里?他為什么對得好?
文人巧對對聯的故事還有很多,課后搜集此類故事,與同學們交流。
(山東濰坊外國語學校王淑蘭山東安丘實驗小學王曉麗)
《回顧·拓展五》教學建議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 篇4
教學目標
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魯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義的方法。
2.積累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感悟大文豪的精神寫照。
3.感受語文的樂趣,激發進一步學習語文的興趣。
課前準備
1.整理、搜集魯迅的名言警句。
2.趣味對聯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交流平臺
提取資料,交流印象
1.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們對魯迅有了一些了解。讓我們來談一談自己心中的魯迅。
2.魯迅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結合課文中的事例談一談。
3.你在閱讀魯迅作品之后,有怎樣的體會和感受?
聯系課文,總結方法
1.在文章中多數句子一看就懂,但有的句子含著深層的意思,需要認真體會。
2.列舉含義深刻的句子,小組交流怎樣體會句子的含義。
3.全班回顧學習方法,共同交流。
4.師生共同小結:“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的基本方法:如,聯系上下文,結合時代背景,還可以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去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
5.師:希望同學們把習得的方法運用于閱讀實踐,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第二課時
日積月累
1.自讀句子,發現特征: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2.全班齊讀,讀通順、流利。
3.自讀句子,體會其中的含義,并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自己對名言警句的理解。教師給予幫助。
5.自由朗讀,力爭背誦。
6.檢查背誦,全班齊背(不能背誦的可以讀)。
7.你還搜集了魯迅先生的哪些名言警句呢?全班交流?
8.你從這些名言警句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魯迅?
趣味語文
1.學生自由熟讀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內容。
2.你從這個故事中,砍刀了一個怎樣的少年魯迅?
3.這個故事的趣味性體現在哪里?
4.你還知道哪些內容類似的趣味語文故事呢?請與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