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說課稿(通用3篇)
《信任》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信任》是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第4單元的第2課,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以故事形式呈現,寫“我”和丈夫靠著一塊簡單的告示牌指路來到一個無人看管的桃林,自己動手采摘桃子、自覺付錢的故事,贊美了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的美好品質,同時也抒發了被人信任的喜悅之情。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將本課分兩教時進行教學。我所上的是第二課時,其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是美好的品質。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自我閱讀的能力,體會句子的深層含義。
3.情感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到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體會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從而感悟信任的含義,
二、說教法
本節課我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五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主要采用了回憶課文內容,質疑問難,組織學生探究并體驗,最后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采用現代教學手段,配合板書,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說學法
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的學習過程,要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從過去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必須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益,把課堂這一個廣闊的舞臺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素質,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學生采用:看、聽、讀、說的方法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第1課時
學生自讀課文,解決對的字、詞、句的理解。從整體入手了解課文主要講了“我”和丈夫到一個無人看管的桃林,自己摘桃的故事,并從中得到人與人之間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知道本文的線索是路邊的一塊醒目的告示板,是它把我們引向了桃園。并通過對告示板、留言、錢箱、狗和貓的描寫突出主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而了解文章中側面描寫的寫作特點。
第2課時
我的課堂結構是:回憶課文內容——質疑導向——探究體驗——學習升華——拓展延伸。 從回憶課文入手讓學生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從而提出問題“文中那些地方寫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被信任?”讓學生到課文中去找,并說說自己的體會,匯報時學生說到哪段就引到哪段,教師適時進行引到。并根據學生的學習匯報相機板書。然后根據板書對課文內容進行總結。接下來用課件展示出有關信任的圖片,讓學生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對信任的理解,或講述自己遇到過的有關信任的事或交流一些有關信任的材料。
以上是我本節課的說課內容。
《信任》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你們好!我要說課的題目是《誠實與信任》,下面我說說這堂課的教學設計與思路。
一、說教材。
《誠實與信任》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課文編排及單元練習設計凸顯的主題就是——誠信.課文記敘我深夜驅車回家的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邊小紅車的反光鏡后,主動留下了寫有自己姓名、電話的字條,后來雙方通過電話使事情得到了圓滿的解決,說明了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課文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描寫手法也極為樸實,但人物的言行卻感人至深。特別是課文的對話部分,平淡中蘊含著震撼著人心的情感力量,吸引讀者去品讀,經受一次心靈的洗禮。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的編寫意圖、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里年齡特點,我計劃本課需要兩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主要是學習生字新詞,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練讀“打電話”部分。我要上的是第二課時,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2、分角色朗讀“我”與車主的對話,倡導個性化朗讀。
3、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理解誠實與信任。
4、以讀為本,以情促讀,從平凡的語言中讀出不平凡的思想。領悟“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好。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理解誠信與信任。
教學難點:以讀為本,以情促讀,從平凡的讀中讀出不平凡的思想。
三、說教學方法。
1、教法點拔: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了達到教學目標,適應中年級學生學習的特點,體現出“先學后教”這一教學理念。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讀、劃、練、演、議、品等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讀為本,以讀生情,以情促讀。本課時主要教給學生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語感。
2、學法。
在教學中我力求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懂得讀與思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的并存關系,讀思并舉,讀寫結合,本課時著重教給學生以下學習方法:
(1)抓住關鍵詞,讀懂句子,領會蘊含的意思。
(2)抓住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這也是一種寫作方法。
(3)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讀懂句子,領會蘊含的意思。
3、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課件。
生:搜集關于誠信的故事和名言。
四、說教學過程。
(一)、因為學生都讀過練習6里面那個兄弟賣酒的故事,我抓住哥哥說的那句話“你把我們最值錢的東西賣掉了”,向學生提問:哥哥說的最值錢的東西是什么?從而引出課題:誠實與信任。接著讓學生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那句“誠實與信任”的話(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與信任)。這樣,直奔中心,既明確了本課的學習目標,又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的興趣,同時也為下面的研讀做好準備。
(二)、質疑研讀,探究誠實。
1、默讀課文,找出表現我誠實的句子,并做上批注。
2、生自學。(這是先學后教的一種體現)
3、交流。我主要抓住以下幾個句子來引導學生理解誠實:
(1)、天很黑,又有點霧,盡管有路燈,能見度仍很差。
(2)、這輛車的車頭超出了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畢竟是停著的,責任在我。
(3)、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下一張紙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字條上我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車主與我聯系。
當學生談到“這輛車的車頭超出了停車線二三十厘米”這句時,我先讓他們說出自己認為作者誠實的理由,再來提問:如果你是一位交警,你會怎樣判定這起交通事故的責任?讓學生入情入境,而且讀讀議議本身就是一個語言、思維能力訓練的過程。接著我再拋出一個問題: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為什么作者當時沒有看見呢?從而引出了“天很黑,又有點霧”這句話,讓學生明白這是一個環境描寫,是為下文故事的發展做鋪墊的。
當學生談到“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這一句話,我讓學生通過動作,理解“環顧”一詞,并說出作者環顧的原因,從而進一步理解作者的誠實。
(三)、設計練筆。
1、假如你是課文中的我,請你用上自己的姓名,家里的電話號碼給車主留下字條,把你誠實的行為體現于課堂。(通過讀寫結合,既學生對課文語言的再創造,又鞏固了留言條的寫法,更重要的是,學生再一次汲取課文中豐富的精神食糧,逐步形成了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取向)
2、說話:當我來到車前,看到自己愛車的反光鏡被撞碎了,我 ,當我看見雨刷下的字條時,我又 。我先讓學生說,體會作者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誠信的重要。
師:同學們,一張小小的字條,讓小紅車的主人的心情發生了如此之大的變化,讓可能是一場不可避免的爭吵,融化為真誠的對話。
(四)品讀對話。
1、齊讀“想從對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同桌練習讀。
3、指名讀。
4、男女分組讀。
葉圣陶先生說:“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中有境,入境始于親。”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齊讀對話,想一想,從這段對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在學生理解了對話中所表現的情感后再讓學生同桌練習讀,指名讀,男女分組讀,讓每位學生都得到訓練,先學后教,以學促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文本對話,誦讀、感受、理解、欣賞課文,從而感悟出誠實與信任的可貴。
(五)重錘定音,回歸課題。
出示關鍵句,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閱讀理解再次反復朗讀,既是課堂的呼應,更凸現了文章的主題——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重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進一步將誠信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田。
(六)拓展延伸,由化導行。
1、出示,11月19日海口晚報上的一則新聞,讓學生讀后談感受。
2、讓學生說說生活中有關誠信的故事。
3、此時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
讓學生將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用寫作的形式表現出來,由文及己,滿足讀后傾吐的需要。
4、總結:結合當前的文明大行動來做一次動員,做到與時俱進。
(七)作業(任選一題)
1、摘抄有關誠信的名言,做成書簽送給好朋友。
2、把讀過或生活中的有關誠信的故事,與家人或好友分享。
3、讀一讀有關誠信的書籍,如《真正的財富》、《新人文讀本》、《誠竟無價》。
《信任》說課稿 篇3
尊敬的老師們:
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誠實與信任》,下面我說說這堂課的教學設計與思路:
一、說教材:《誠實與信任》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記敘我深夜驅車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邊小紅車的反光鏡后,主動留下寫有自己姓名、電話的字條。后來,雙方通過電話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說明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富有發人深省的教育啟迪意義。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讀為本)、教材的編寫意圖(誠信教育)、教材特點(描寫手法樸實無華、但人物語言感人至深)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出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技能目標: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打電話”這部分內容。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領悟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獲得誠信教育。
教學重點:讀中感悟“打電話”這部分內容人物的內心情感,體味其中的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以讀為本,以情促讀,讀中感悟文章“小中見大”、“平中見奇”的寫作特色。
三、說教法學法:本文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但人物的言行非常感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中年級學生的特點,教學時,我以讀為本,以讀生情,讓學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品詞析句,獲得啟迪。在“我”與小紅車主人的“打電話”這部分內容,我給學生適度的時間與“文本”對話,朗讀、感受、理解、欣賞課文,從而感悟出誠實和信任的可貴。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學會讀書。通過學生的讀、想、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我設計了指名讀、齊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以讀促悟,領悟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營造輕松課堂氣氛。
同學們,你們猜:老師是來自哪里的?(學生猜)對,老師是來自于我國最南端的美麗的寶島——海南島,你們有誰去過海南呢?海南有個美麗的城市——三亞,你們去過嗎?(學生回答)是的,海南山美,水美,人心靈更美,歡迎同學們到海南來做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心靈美品質美的感人的文章——《誠實與信任》
師板書:誠
同學們看看“誠”是什么旁?(學生回答)它是個形聲字,左邊是言字旁,說明它與語言說話有關。
接著板書完整:誠實與信任
[設計意圖:談話式導入,拉近陌生的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心靈距離,拉家常式的談話,有助于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詞。(過渡語:剛才同學們讀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檢查嗎?)
出示詞語:驅車、布魯塞爾、碰碎 、超出、厘米、畢竟、責任
(1)練習讀準詞語。(個人讀,齊讀)
(2)這里面有你不懂的詞嗎?(學生提出問題,其他學生相互幫助解決)
(3)你能用上以上部分詞或全部詞用自己的話說出事情的起因嗎?
3、你發現剛才我們說的起因其實就是文中哪幾小節的內容?
對,文中1—3小節講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這就是課文第一部分的內容。
5、同學們看看,事情的經過是那幾段?結果呢?
(設計意圖:以上這個教學環節,既有選擇地檢查了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又進行了語言訓練,理清了脈絡,理解課文大意。同時這樣的“詞塊教學”給了學生多角度運用詞匯的機會,使詞語不再靜止地躺在書上,而是“活”了起來,“立”了起來。)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默讀課文第一部分,思考:事故的“責任”是誰?默讀完后可以議一議。
1、學生合作探討。
2、師問:責任在誰?學生回答,互辯,師相機引導,答案指向:責任雙方都有責任。
3、責任雙方都有責任,但作者是怎樣處理所發生的事故呢?
學生回答,教師幻燈出示: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下一張字條,壓在小紅車地雨刷下。字條上,我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車主與我聯系。
師問:以上這句話中,作者的哪些行為讓你感到意外呢?
學生回答。
師問:從這出乎意料的行為中,你讀懂了什么?
4、我留下字條,字條上會怎么寫呢?你們想一想,再拿起手中的筆在練習本上把字條的內容寫一寫。
(設計意圖:抓住“責任”一詞,通過議、辯等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對我的“誠實”的領悟。出乎意料行為的解讀,促進學生對我的誠實及對小紅車主的信任的體會。另通過讓學生寫字條進一步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學生以“我“的視角來思考問題,深刻感受了主人公當時的心態)
(四)小結:小紅車主看到我的字條后會怎樣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事隔三天后,小紅車主主動打電話與我聯系。
幻燈片出示對話部分的內容:
“噢!是你,很對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車的反光鏡碰壞了。”
“沒有關系,已經換上了。我打電話是向你表示感謝的。”
“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請你把購貨單據寄來,好讓我把錢寄給你。”
“不用了。你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主動給我留下字條,這使我很感動。”
“這是應該的,這筆費用應由我來支付。”
“不,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與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我再一次謝謝你!”
1、找找,哪些是我的話,哪些是小紅車主的?
學生回答,教師用不同的顏色標示,以便區分。
2、學生自由分角色朗讀。
3、請學生分角色讀,其他學生評價。
4、再請學生分角色讀。
5、師生分角色讀。
6、小組分角色讀。
7、師問:同學們讀得很好,但是老師想采訪大家,看看是不是真的讀懂了我與小紅車主的感情。
采訪讀我的語言的同學:當你接到小紅車主的電話時,你會怎么想?當小紅車主不用你付錢時你又會有什么樣的心理?
采訪讀小紅車主的語言的同學:當你收到我的字條時,你會怎么想?當我堅持要付錢時,你的心理又會怎樣?
(設計意圖:多次分角色對話,層層深入,由膚淺而至深刻,由感知到理解。通過采訪活動,創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學生從文本中人物的視角轉化成自我的視角,更深刻的感受到我與小紅車主的誠實、相互信任。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二)學習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過渡語:電話放下了,車主的話,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的是哪一句?
1、學生回答,教師幻燈出示:
“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與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學生讀。
2、你能從這句話中提煉出幾個詞概括這句話的意思嗎?(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3、是的,“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這是作者要表達的思想主題,作者從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品味出了人與人之間的誠實及信任這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就是以小見大的寫作特色。
4、“誠實與信任”是文章的中心,也是文章的題目,能夠體現文章中心的詞語可以當做文章的題目,這是給文章命題的方法之一,你們學過那些文章是能用文章的中心命題的?
5、你們還能不能換個題目呢?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體現了言意兼得的“言”的理念。除了要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本人物的情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外,還要理解文本的特色,文本所表達的形式)
(三)小結。
誠實、信任,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信任是一種高尚的情感,更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愿同學們都做一個誠實的人,同學之間要善于相互信任。
五、說板書
板書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也是課文的精華所在。一種好的板書設計,對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或體會思想感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誠實與信任
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這就是我這節課的設計思路,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