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攝影版)五年級上冊教案 生活在信息中 教學設計
第1課 生活在信息中教學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知道各種類型的信息;
3.了解各種信息的作用。
教學重點與難點:
信息的各種形態及其本質含義
教學方法:
1.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啟發學生對問題深入思考。
2.電腦動畫課件教學。
教學準備:
多媒體平臺播放自制的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導入新課
21世紀是一個信息爆炸的世紀。
問:什么是信息?(結合生活體驗來回答)
信息通過……傳遍世界。
問:什么是信息技術?(舉制作一則新聞的例子)
人們可通過因特網進行網上購物.瀏覽信息.達成商業交易.進行遠程學習……(“因特網”區別于其它信息技術的特征是什么?)
2.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舉例啟發后,請學生自己舉例)
只要我們留意一下周圍世界,就會發現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十字路口的信號燈…… 教室里的板書,掛圖…… 圖書館里的書報…… 春節聯歡晚會的現場直播……大自然也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傳發出各種各樣的信息……
[可用幻燈片展示以上圖片]
二、新課教學
科學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經過計算機技術處理的資料和數據,如文字、圖形、影像、聲音等;二是經過科學采集、存儲、復制、分類、檢測、查找等處理后的信息產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須借助某種符號才能表現出來,而這些符號通常人們用數據來記錄它。
(一)我們身邊的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使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許多變化,你們能舉出些例子嗎?
用2分鐘的時間看哪個小組的例子舉得多些。(游戲形式:全班分成兩個大組,利用電腦自動計時,教師計數)
(二)信息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
信息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信息。信息已經是一種對人類有用的資源,人類充分獲取和利用信息改變生活。舉例:人們依據對食物營養成分的信息和人體對人體需要營養信息的分析確定飲食結構;根據對氣象云圖的分析來預測未來的天氣情況。
(三)信息在社會存在領域:
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
在教育中的應用
在醫學中的應用
在交通管理中的應用
在生活中的應用
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四)學習信息技術的意義
信息技術是當今社會的文化基礎。如果不懂得信息技術,就將成為新的文盲。
傳統的讀、寫、算基礎能力的要求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素養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人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
三、小結
我們越發現身邊的信息技術在生活中應用,就會越感受到信息時代對生活方式的沖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