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車》教學反思
生:2表示車上原來有的人數,3表示到天問學校第一次上來的人數(師要引導生說)2表示到天問小學第二次上來的人數,7表示現在車上的總人數。
師:剛才我們看同學表演知道了車上一共有7個人,如果只看算式,那么這個算式你是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呢?
生:可以先算2+3=5,再算5+2=7
生2:是先把前面兩個數先加得出來的數在與后一個數加起來。
看著孩子們看的那么認真,各個都搶著來回答問題,而且回答問題大部分都是比較完整的來回答(因為我上課一直很重視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訓練學生把話說完整)我感到很高興。在教學加減混合運算時我仍然讓孩子們表演到西壩市場,有三個乘客下車,又有2個乘客上車(同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讓孩子養成要排隊上車和從前門上車,后門下車的習慣),通過現場表演孩子們深入乘車的情境中,讓學生體會車每到一站,上車與下車人數變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在具體的上下車情境中,領悟到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從而學會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學生在玩中學,學中做,也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他們的各種感官系統。
以上是我上這節課的一個教學片段和一些體驗和感悟,我想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由于是低年級孩子,興趣是激勵孩子好好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讓孩子寓教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