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樂園”教學設計
活動內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一年級82---83頁。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中實踐活動——“數學樂園”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的一種數學實踐活動情境,其內容都是一些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活動材料和“報數起立游戲”、“送信游戲”等。學生在活動中可以進一步經歷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感受自己身邊的數學知識,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設計理念:
“ 在活動的數學中求知,在活動的數學中探索,在活動的數學中發展。”未來的社會既需要學生具有獲取知識的能力,也需要學生具有應用知識的能力,而知識也只有在能夠應用時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識。為此,我在現有教材內容的基礎上,以幾個貼近學生生活的實踐活動貫穿課堂始終。
教學特色:
“活動型數學”——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入手,給學生創設生活情境。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感知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合作探究,體驗數學魅力,激發學習動機;同時在練習的設計上注重加強生活實際的應用;評價方式上采用多樣化和藝術評價。
活動目標:
1、通過生動有趣的數學樂園活動,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充分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
2、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與人合作。
3、初步滲透統計知識,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
4、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多途徑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活動重難點:應用學過的數學知識來進行活動,感受身邊的數學。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10以內數的有關知識,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數學樂園去玩一玩,你們想不想去?(板書課題:數學樂園)
二、報數起立游戲
1、報數,請學生從前往后,從后往前報數。報數的同學請起立。
2、起立拍手游戲:教師點到從前(后)數第幾位學生,該生就起立拍一下手,之后讓學生練習從左數、從右數,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前后左右等空間的方向,并注意讓學生區分幾個和第幾個這兩個易混的概念。
(起立游戲讓學生通過數數和思考,每位同學對自己的位置都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從前(后)數,自己是第幾個;從左(右)數,自己是第幾個。通過這個游戲,使學生進一步感知了前、后、左、右等空間方向,又區分了幾個(基數)和第幾個(序數)這兩個易混的概念。)
二、走迷宮比賽
1、四個人為一個小組,每組發“數字迷宮”圖一幅。
說明:“數字迷宮”有兩個出口,由數字1——9組成,從入口到出口必須按照1、2、3、……的順序走。
2、組內四個同學討論不同的路線,用不同顏色的水彩筆畫出線路圖比一比哪組想到的辦法多。
畫完后,分組統計出本組所畫路線的條數,用水彩筆寫在圖的右下角,再與別組交換統計線路圖的條數。
3、把每組的迷宮圖貼上黑板評比,出示條形統計圖的格子,根據本組畫線路的條數一個格子代表一條線路,組長用準備好的小正方形紙條貼出。
(通過不同的走法,讓學生感受序數的概念,感受到同一問題答案的多樣性,學生“走迷宮”開始的思路是無序的。怎樣培養學生有條理的進行思考的能力呢?這就應在教學中以活動內容為載體,教給學生思考的一般方法。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圖表,使學生看出“1”到“2”有2條路,“2”到“3”有6條路……孕伏排列的一些基本方法,使學生的認識水平經過“跳一跳”而躍上一個新臺階。同時滲透統計的初步思想,并體現多種評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