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第三單元加減法教案
3.第3題,先讓學生看圖,找出每個盤子放蘋果的規律,師進一步追問,如果再放一盤蘋果,你認為放幾個?說出理由。
4.說一說,算一算。
(1)學生獨立觀察圖,找出同一類型的東西把他們合并起來,如凳子和凳子合起來,梨和梨合起來,花盆和花盆合起來。
(2)這題具有一定開放性,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要符合圖意,都應該給予適當的表揚。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加法,加法問題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放學后,大家可以在校園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還能發現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下次帶下次帶到課堂上和小朋友交流。
《有幾輛車》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第23——24頁。
知識目標:
通過解決有幾輛車這一問題,初步感知從不同的觀察角度出發,會列出不同的算式,初步體會“加法交換律”的含義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從不同的觀察角度出發,會列出不同的算式]
教學難點:初步體會”加法交換律“的含義
教具準備:小汽車、掛圖、皮卡丘、紅花、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出示龐物小精靈皮卡丘)你們認識它嗎?喜不喜歡皮卡丘?今天來到我們的課上和我們一起學習?
2、師:是一個認真觀察、愛動腦筋的小精靈,它在上學的路,經過了一個停車場,發現了一個數學問題,就把這個數學問題帶來與小朋友們一起分享,讓我們趕快來看一看什么問題?(皮卡丘是一年級學生非常喜愛的寵物小精靈。課一開始就把它作為學習伙伴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嘗試,獲取新知(教師把講臺桌布置成停車場)
㈠、引導理解加法交換律的含義
1、師:通過觀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停車場的左邊有3輛車,右邊有2輛車:或者右邊有2輛車,左邊有3輛車。
師:想提什么數學問題?
生:停車場一共有幾輛車?
師:怎樣列算式?
師指著算式中“3、2、5”各表示什么?
師: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你能發現什么?
生:都是等于5,不同的是交換了3和2位置
生:所以我們說3+2=2+3
2、請學生用學生代替小汽車擺一擺。
(從實際生活中的活動場面入手,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既提高了學生的提出問題的能力,又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也較好地體現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參與意識。)
(二)、擺一擺
師:皮卡丘認真觀察愛動腦筋,老師要獎給它小紅花。(師在黑板上貼出3朵紅花)。小朋友們也要向學習,你們能從這些紅花中提數學問題嗎?
1、指名回答后,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列出算式
師:小朋友們也表現得棒,老師也給小朋友們獎勵紅花。(師貼出3朵紅花)
2、學生又根據教師貼的紅花,說算式
(擺一擺的設計,教育了學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學生進一步體例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數學與 我們的生活密切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