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九單元教學預案
二、創設情境1、練習十九的第3題先出示轉盤,讓學生弄清題意,轉動轉盤,知道用中心的數依次去加外面的每一個數。然后讓同座相互說,在讓四人小組進行接力賽,看哪組算的又對又快。2、練習十九的第4題用課件出示貝殼圖。讓學生講圖意,問:一共有多少個貝殼?你會用算式表示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7+5=12問:誰來說說是怎樣算的?3、練習十九的第8題出示螃蟹圖,你們知道圖上畫的是什么?指名說一說圖的意思?指名板書,其余同學在書上完成。集體訂正。三、用數學(練習十九的第6題)采用送信的方式,以第6題為主,另加一些得數是12、13、14、15 的算式。在加幾個得數不是12、13、14、15的算式。使學生明白不是所有的算式都有一個“朋友”,有的有幾個,有的一個也沒有。四、小結本節課的學習情況。五、作業:練習十九的第7題,在書上完成,集體訂正。反思:學生會說:5+5=10,所以……可以把7湊成10,還可以把5湊成10。大部份學生思維活躍,也有個別還講的不太清楚。還須多加鍛煉。第六課時教學內容:用數學教科書第107頁例4,練習二十第1、2題。教學目標:使學生會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訓練學生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具準備:照例4畫面制作的課件。教學過程:一、口算練習1.看卡片口算。 8+3 7+6 6+5 8+6 8+8 7+5 8+4 7+7 6+6 7+42.聽算。 8+2 9+4 9+5 7+3 8+3 9+6 8+7 6+4 10+8 7+5二、新課教學1.出示例4。屏幕顯示:活潑可愛的小兔在草地上做游戲。自然圍成兩圈(如例4圖)。此時,提出問題:一共有多少只兔?(文字與聲音同步)2.分組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4人一組,每個學生都參與討論。教師巡視,及時和學生交換看法,給予點撥。3.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1)請各組代表發言。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板書出每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算出得數。(2)如果學生沒有按顏色把小兔分成兩類計數,再計算引導學生:看一看圖中有幾種顏色的小兔?想一想還可以怎樣把小兔分成兩部分?使學生明白:可以把小兔分成白兔和灰兔兩部分。接著,讓學生數出白兔的只數(10只)和灰兔的只數(5只)。然后,由學生口述算式和得數,教師板書:10+5=15(只)4.小結(1) 讓學生評議哪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好。(2) 教師結合解決“一共有多少只兔”問題的情況,肯定學生探索的解決方法,同時特別強調:把小兔按群分成兩部分,用8+7計算出結果,按白色、灰色分成兩部分可以用10+5解決問題。對于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分析,尋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法。三、獨立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做練習二十的第1題。1.讓學生看教科書第108頁上面第1題。同桌互相說說題意之后,指兩名學生向全班同學說一說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