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圖形的拼組(通用8篇)
平面圖形的拼組 篇1
教學內容:教科書27頁例1、例2,28頁做一做,練習六1、2題,30頁折紙飛機。
教學目標 :
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1、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3、能根據要求自己操作學具。
4、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學具準備:教師:各種平面圖形的圖片;學生:學具袋中的平面圖形。
教學過程 :
一、 激趣導入 :
小朋友們,老師知道大家平時特別喜歡折紙,今天我們一起來折一折好嗎?
二、學生自主探索有關平面圖形相互轉換的知識:
1、 做小風車:
。1)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風車。
(2) 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和一張正方形的紙根據例1要求:沿虛線折一折。
。3) 匯報交流自己折后的發現,教師小結: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4) 做小風車,使學生既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征又看到它們之間的關系。如把長方形紙折成正方形利用了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紙剪成四個三角形時,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關系,轉動風車時,又看到了風車所轉動的路徑是一個圓。
2、 平面圖形的關系:
。1) 學生準備好學具(各種平面圖形的卡片)。
(2) 教師提出要求:能不能用幾個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能不能用幾個相同的長方形拼成一個正方形?學生獨立操作。
。3) 用你手中的圖形拼組,可以拼學過的圖形,也可以拼沒學過的圖形。學生獨立操作。
。4) 小組互相交流:用了幾個什么圖形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5) 全班共同交流,學生到黑板上演示。
(6) 說一說你通過這些有什么收獲?
三、練習:
1、完成28頁做一做:你會用一個 剪出一個 嗎?
。1)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想各種辦法。
(2) 教給學生最簡單的方法。
。3) 讓學生說一說通過用圓形紙剪成一張正方形的紙,你發現了什么?使學生看到有時圓和正方形是可以轉化的,從而學習用變化的觀點來看問題。
2、完成練習六第1題:用 拼一拼。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增加學習的興趣。
3、 完成第2題。
4、 自己想想還能用什么拼成什么?
5、 30頁教你折紙飛機。
四、小結:
1、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內容?
2、 談一談你的收獲。
平面圖形的拼組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2.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3.通過學生大量拼擺圖形,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系,感受圖形美。
4.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教學內容:教科書的第27頁
教具、學具準備
圖形卡片、實物風車、投影器,學生自備圖形卡片。
創設情景,談話引入
1.教師出示一個風車,并以談話引入:同學們看,這是什么?
生:風車。
師:你們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
生:釘、小棒、紙……
生:我來補充,要用正方形的紙。
[用直觀的實物風車極大地激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一開始便以一種躍躍欲試的愉悅狀態投入到整堂課的學習當中。]
感受新知,觀察比較
1.你們說得很對,做風車的風葉要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正方形上個學期跟我們見過面了,是個老朋友了,回憶一下,上個學期除了正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圖形?
生:長方形、三角形、圓形……
師: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生:長方形
師:為什么?
生:因為它們都有四條邊,而且很直。
生:因為它們都有四個角。
[以親切的談話幫助學生回顧了舊知,很自然地引出了長方形,找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系,方便了下面長、正方形邊的特征的教學。]
2.對,它們都有四個角,四條邊,先來看長方形,它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
生:兩條長邊,兩條短邊。
師示:上面的邊對著下面的邊,這樣相對的邊我們把它叫做對邊。
[利用學生的觀察,引出對邊的概念。]
3.引導學生繼續觀察長方形的邊。
生: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學生說不準確,教師給予指導。)
師:我能想辦法證明長方形對邊相等嗎?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證明方法,如對折、測量等,并請用不同方法的學生上臺演示。
。ń處煱鍟簩呄嗟取#
[先讓學生觀察圖形的邊,得到一個猜想,并鼓勵學生自己動手證明他們的猜想,體現了觀察→猜想→證明的認知過程。對于學生可能用的多種方法,教師就給予鼓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引導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有什么發現?
生: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師:你能想辦法來證明正方形的四條邊能相等嗎?
(學生動手證明,可有不同的方法,教師巡視給予指導。)
5.小朋友們真了不起,通過你的觀察、動手驗證了兩種圖形邊的特點,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師發給你的長方形的紙做一個風車呢?
(全班同學動手做風車,教師給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說一說你在做風車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圖形?
生:我先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剪成正方形,在這個正方形上剪出四個三角形,就做成了風車,當這個風車轉起來就是一個圓。
[讓學生在做風車的過程中,體會多種圖形間的轉換和聯系。]
6.一個簡簡單單的風車,就讓我們發現了這么多的圖形,你能試著用這些圖形來拼更多的圖形嗎?大家來試試!
a.拿出2個大小一樣的長方形拼在一起(鼓勵學生有不同的拼法)。
生:
b.拿出四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拼在一起。
生:
c.選一些形狀一樣的圖形卡片拼一拼,看能拼出哪些圖形?
生:
d.換成小棒拼拼看。
生:
。ò褜W生一些有創意的成果放在投影器上展示。)
[利用圖形卡片的拼組,體會圖形間的聯系及邊的特征。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對于學生的不同拼法,教師應給以鼓勵,尊重學生的選擇,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新理念。]
動手實踐
1.學生獨立完成第28頁的“做一做”。
2.第29頁的第1題。
四人小組使用,用紅、綠兩種顏色的三角形卡片,試一試能拼成什么樣的圖案呢?比一比哪個小組拼出的圖案最漂亮?
3.小朋友通過小組合作拼出了許多美麗的圖案,一個個都是很棒的圖案設計師,現在就請你們幫小強家一個忙,他們家買了許多地板磚,一般4個地板磚就能拼成一個圖案,現在老師這兒就有4個地板磚的樣本,請你們發揮想象為小強家設計地板圖案吧,小小設計師你們準備好了嗎?(第29頁的第2題。)
[以幫助小強設計地板磚為引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并以地板磚的樣本拼組,感受圖形的對稱之美。]
小結
這節課我們進行了圖形的拼擺,同學們學得很投入,課下請大家留心觀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圖形拼成的圖案,說不定會有更多更好的發現。
[將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拓展到課外。]
教學設計說明
圖形的拼組是一節可視性、操作性很強的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參與活動來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征。它無論從內容的選材上還是表現形式上都給人全新的體驗。針對新教材,我在設計本節課時力求體現《標準》精神,把新理念融入課堂當中,整堂課都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為主,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際操作,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充分的參與中去感悟,去體驗。
具體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1.挖掘素材、巧妙切題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本課導入 時,注意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風車為切入點,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并以做風車要用正方形的紙為契機,巧妙地遷移到長方形等學過的平面圖形,既是對一年級舊知的再現,同時又很自然地過渡到正方形、長方形邊的特點的認識。
2.充分參與、形式多樣
學生的參與是他們學習空間和圖形的基礎,對于圖形的認識也是由動手操作得來的。在本節課中,我不放過任何一個讓孩子動手的機會。在剛開始時,我先引導學生觀察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邊,激發他們提出猜想,再通過動手折疊、比較等方法去進行驗證,并得出正確的結論。在后半節課學生拼擺圖形時,我又設計了“做風車”“拼拼擺擺”和“小小設計師”等既富童趣又是挑戰性的數學實踐活動,形式新穎多樣,盡可能地讓孩子多嘗試,多動手,讓他們在有趣的活動中去探索,去體驗,去創造。
3.自主思考、有效合作
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有效的學習就是激勵學生積極自主地思考。本課的教學中,對于正方形、長方形邊的認識,我先引導學生用眼觀察,根據自己的觀察提出猜想,并激發他們獨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能驗證這些猜想,通過學生思考確實想出了不少“金點子”,有用折疊的、借助工具比較的等許多切實可行的方法。在后來的拼擺活動中,充分發揮了小組間的交流合作,每個孩子在有了自己獨特的創意后又去觀察、吸收他人的智慧結晶,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4.滲透美育思想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及成果展示,讓每個學生都獲取了許多圖案信息,新穎獨特的設計,五彩繽紛的圖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幾何美、數學美。
專家評析
“平面圖形的拼組”一課是在一年級上學期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設計的不好,易出現要么是上學期知識的再現,要么拔高知識等誤區。而本節課的設計還是比較到位的,很恰當地把握了一個度。
1.圖形之間的聯系、區別與相互轉化的設計突出了一個“巧”字。從做風車引入,做風車要用到正方形的紙,再由正方形引出上個學期學過的長方形、三角形等其它圖形。再請學生選出這些圖形哪個圖形跟正方形最相似?學生很快就回答長方形。為什么?它們都是四條邊的圖形。再以此為出發點進行長方形、正方形的教學。在學生發現了正方形、長方形邊的特點后,讓學生試著做風車,先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剪成正方形,再用正方形剪出四個三角形,就做成了風車,當風車轉起來的時候就形成了一個圓……靠著巧妙聯想,連出了一串圖形,連出了圖形間的關系,一切都顯得很自然。
2.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這些知識不是靠教師講出來的,而是靠學生的活動證明出來的。學生只要動手折一折,就能清楚地看到對邊確實一樣長,就能發現長、正方形的這些特征。無需教師說教,這樣恰到好處,不隨意將知識拔高。
3.整節課,教師處處設計方法多樣化的教學。用折疊、比較、測量哪種方法都可以,并不時問“有不同的方法嗎?”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4.本節課教師的語言也有特色,親切,可人!罢l來補充?”“是個老朋友了(指正方形)”“小朋友真了不起!”“試一試吧!”“真是個小小設計師!”等。讓學生感覺自己與教師的平等關系,隨時感到來自老師的尊重和欣賞。
執 教:河南省開封市縣街小學 張倩
指導教師:河南省開封市教研室 劉玉珠
河南省開封市縣街小學 王瑞玲
評 析:河南省開封市教研室 劉玉珠
平面圖形的拼組 篇3
教學內容:
平面圖形的拼組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或游戲情境中,體驗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
2、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
3、培養學生關于前后的空間觀念。
4、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 教學難點:學生前后空間觀念的培養。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情境教學、游戲 教學準備:紙制的方向盤4個、車站牌5個
教學過程:
一、聽一聽
情境導入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先送給大家一首歌,我們一起來聽聽歌中唱的是什么?(你們喜歡風車嗎?)其實,風車是長方形變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僅這樣,還有很多平面圖形組成的千變萬化的圖案呢。你們想當那個把圖形變得很神奇的魔術師嗎?好,今天我們就一同來學習平面圖形的拼組。下課之后,大家就都會成為魔術師了。(板書課題)
二、折一折
1、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征 首先,我們來看看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同學們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長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發現長方形的對邊怎么樣?(對了,對邊相等),那么,鄰邊是否也相等呢?(對角折一折,試一下)我們一起來屏幕(演示)。 再來看看正方形的邊怎么樣呢大家把正方形沿著虛線向對角折,再對邊折,你們發現正方形的四條邊怎么樣?(都相等)好,我們再來看屏幕。 歸納:同學們有的用觀察法、有的用比較的方法,得到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對邊相等;長方形鄰邊不相等,正方形鄰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相等。 問:你能把長方形的紙變成正方形的紙嗎?這樣折一折、剪一刀就變成正方形了,能說明理由嗎?
2、小組合作制作紙風車 那么,我們在課前說過,紙風車是由長方形變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們會做風車嗎?接下來,老師就和你們一同來學習。請注意看(播放視頻)。
。1)通過視頻,我們可以做如下步驟:先準備一張長方形的紙,根據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征,我們將長方形的長與寬相等再裁下,然后我們將正方形的對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留有余地,之后我們將出現的八個角每隔一個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鐵絲串好,紙風車就可以在風中轉動了。
。2) 問:風車的制作過程中,你發現了哪些圖形?是怎樣讓一張紙變成風車的?動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風車。
。3)小組互評,展示學生作品。 好了,我們先把紙風車放一邊,看看還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擺出來。請看這輛小汽車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三、拼一拼 說得非常好,那你們想玩拼圖嗎?
1、下面,我們就用你手中的2個長方形拼一拼,看看你們能拼出什么圖形?(動手吧)(幻燈展示答案)
2、再來用4個同樣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展示。 問:至少用幾個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個正方形?
3、大家都這么聰明,那你們能擺出這樣的六邊形嗎?
4、好,接下來就請大家用你手中的9個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比一比,誰拼得又快又好,開始。ɑ脽粽故敬鸢福
5、現在,老師也難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請注意看
。ㄒ唬┳钌儆脦赘“裟芷闯蓛蓚三角形?
。ǘ┯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圖形?
。ㄈ 你能用老師給的四個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嗎? (太棒了,鼓勵一下我們自己)
四、剪一剪
為了獎勵大家的發現,我還想和大家再做一個魔術(你們會用圓剪出一個正方形嗎?好,接下來神奇的魔術就要開始了。我們根據提示,就這樣(對折→對折→剪下→成功)
五、補一補
朋友們都聽說了我們的神奇魔力,米老鼠也來請我們幫忙了,你們愿意幫他把墻修補好嗎?(同時請一名同學到臺前來親自動手粘一下)在我們的幫助下,米老鼠家缺了10塊磚的墻就被修補好了
六、拼圖大比賽。
1、師:現在請同學們運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發揮你的想象,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組員合作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比一比,看那些同學拼得又好又快,又有創意。
2、展示學生作品。學生自己評價或者互相評價。
七、欣賞品評,知識延伸
師:同學們剛才拼的圖形非常漂亮,老師很喜歡。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需要優美的圖形的裝飾,同學們也可以是一位小小設計師,設計出美麗的圖案,裝點生活,美化環境。(欣賞生活中的優秀裝飾作品) 師:通過剛才的欣賞,你有什么想法? 師:老師相信,只要同學們愛動手,勤思考,不斷地學習,一定能設計出更加美妙的圖案,用數學來美化生活。課后,也可以上網查一查,看一看,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八、總結
好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圖形寶寶們也要和我們說再見了。那從今天開始,就請同學們利用生活中的平面圖形來拼組出神奇的造型,希望同學們回家后,能夠發揮你神奇的七巧板魔力,拼出各種各樣美麗的圖案。最后,就讓我們伴隨著神奇的七巧板樂曲與各位老師說再見吧。
平面圖形的拼組 篇4
教學目標 :
1.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體會常見平面圖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2. 通過觀察、拼組等練習形式,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的關系。
3. 在圖形的拼組活動中,感受圖形美,并能設計出具有個性的拼組圖形。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
一. 從常見的“風車”引入:
<出示:一個風車>
這是什么?
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知道做風車需要一張什么形狀的紙嗎?
<展開風車,證實是一張正方形的紙>
仔細觀察,你還發現了什么?
像一幅“拼圖”。今天我們一起來玩拼圖,好嗎?
二. 圖形分類,探究正方形、長方形的邊長特征:
1.除了正方形、三角形,你還知道哪些圖形?(引出“圖形形狀”、平面\立體)
給信封里的圖形按形狀分類,放在墊板上。→說分類結果(有哪幾類?各是幾號圖形?)
2.<老師取出灰色長方形和灰色正方形>跟我拿出這兩個圖形,這兩個圖形像嗎?(引導出:像 →顏色,形狀;不像 →邊長特點)
長方形的邊長有什么特點?“長邊”相等;你怎么知道的?想辦法證明給老師看。(①量一量②折一折③……) → 每個小朋友都折一折。
用折一折的方法證明長方形的“短邊”也相等。
正方形的邊長有什么特點?用折一折的方法證明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讓每個人都折一折)
3.同桌分工,一人用火柴擺一個長方形,另一人用火柴擺一個正方形。
→ 擺長方形用了幾根火柴?最少呢?擺正方形最少用幾根呢?
→為什么擺長方形最少都要用6根,而正方形最少只要用4根呢?(引出:長方形一定有長邊和短邊)
4. 看看折痕,你還發現了什么?
還能折出哪些學過的圖形?(略講) <將2個圖形放到抽屜里>
三. 圖形的拼組
那么我們一起來玩拼圖吧!
1. 用剩下的圖形拼一個正方形:長方形的兩條短邊合起來剛好是長邊.
2.兩個1號三角形能拼成一個正方形,兩個3號三角形能嗎? 能拼什么圖形呢?(長方形\三角形)
為什么兩個3號三角形拼不出正方形呢?
還有哪兩個圖形也可以拼長方形?(略講)
3.還能拼出其它三角形嗎?(略講)
4.有人拼出了這個圖形,用了幾個三角形?大小一樣?你會嗎?試試吧!
“缺了2個三角形 ” 展示不同的方法:(同桌合用1號三角形;把正方形剪開;將正方形對折)
5.這個圖形你會拼嗎?動動腦筋.
不同方法:同桌合用3號三角形;把長方形剪開;……
6.把正方形剪開成三角形,可以拼什么樣有趣的圖形?試試看。(根據學生情況出示課件)
四. 鞏固運用,實踐創新
1. 有個老奶奶家里想鋪地磚,買了這種花式的地磚,一般4塊地磚就能鋪出一種圖案。
老奶奶年紀大了,我們幫幫老奶奶,設計一些好看的圖案,讓她參考一下好不好?
獨立完成,后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向同學和老師介紹你的圖案。
2. 選用桌上的圖片拼自己喜歡的一個圖案或一幅畫,粘好后,涂上顏色。
可以把這副作品送給你喜歡的同學或老師。
平面圖形的拼組 篇5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大量拼擺圖形,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系,感受圖形美;(2)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
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圖形卡片、實物風車,學生準備:圖形卡片、做風車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教師出示一個風車,并以談話引入:同學們看,這是什么?
生:風車。
師:你們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
生:圖釘、小棒、紙……
生2:我來補充,要用正方形的紙。
二、感受新知,觀察比較
1. 師:你們說得很對,做風車的風葉要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正方形上個學期跟我們見面了,是個老朋友了,請你回憶一下,上個學期除了正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平面圖形?
生:長方形、三角形、圓形……
師: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生:長方形。
師:為什么?
生:因為它們都有四條邊,而且很直。
生:因為它們都有四個角。
。垡杂H切的談話幫助學生回顧了舊知識,很自然地引出了長方形,找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系,方便了下面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的教學。]
2. 師:對,它們都有四個角、四條邊。先來看長方形,它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
生:兩條長邊,兩條短邊。
師:好,那我們先來看看兩條長邊,你發現了什么?
生:上面的邊和下面的邊一樣長?
師:也就是兩條長邊一樣長,你怎么知道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師動手折)。你說的很正確,兩條長邊一樣長。你們能說說兩條短邊會出現什么現象嗎?
生:自己動手折一折。
師:除了用折紙的方法,還可以有什么方法知道兩條長邊、兩條短邊一樣長?(用直尺或繩進行測量……)
3. 引導學生繼續觀察長方形的折痕。
師:看,這是我們剛才折紙時留下的痕跡,老師用筆把它描出來。(師動手用紅粉筆描)快看,一個大長方形分成了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長方形。換句話說,如果有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長方形就可以拼組成一個大長方形。
。巯茸寣W生觀察圖形的邊,得到一個猜想,并鼓勵學生自己動手證明他們的猜想,體現了觀察→猜想→證明的認知過程。對于學生可能用的多種方法,教師都給予鼓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 引導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有什么發現。
生: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
師:你們同意嗎?那就用你桌上的白正方形紙折折看吧,可以和旁邊的同學商量商量。同樣我們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知道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
。蹖W生動手證明,可用不同的方法,教師巡視給予指導。]
5. 引導學生繼續觀察正方形的折痕。
師:看,這是我們剛才折紙時留下的痕跡,老師用筆把它描出來。(師動手用紅粉筆描)快看,一個大正方形分成了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換句話說,如果有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就可以拼組成一個大正方形。這還有一種剛才折紙時留下的痕跡,老師用筆把它描出來。(師動手用紅粉筆描)快看,一個大正方形分成了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換句話說,如果有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就可以拼組成一個大正方形。
三、動手實踐,拼組圖形
師:說了半天了,你們想不想動手拼一拼。快看看你們手里有什么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
1. 師:左面4列的同學拿出2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長方形;右面4列的同學拿出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要求你們用手中的圖形拼組出一個大的平面圖形,看誰拼的方法多,還能最先拼好。開始。
生;
短邊相接拼組成一個大長方形。
長邊相接拼組成一個大長方形。
邊與邊相接拼組成一個大長方形。
邊與邊相接拼組成一個大正方形。
角與角相接組成的圖案。
2.選一些形狀一樣的三角形拼一拼,看能拼出哪些平面圖形?
[利用圖形卡片的拼組,體會圖形間的聯系及邊的特征。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對于學生的不同拼法,教師應給以鼓勵,尊重學生的選擇,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新理念。]
四、游戲活動
師:剛才同學們用各種圖形進行的拼組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圖形的拼組,同學們表現都非常好。(板書課題)
1. 拼圖案。
師:現在老師想請你們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幫一個忙。老師家買了許多地板磚,一般四塊地板磚就能拼成一個圖案,現在老師這兒就有四塊地板磚的樣本,請你們發揮想象為老師家設計地板圖案,你們愿意嗎?
。垡詭椭蠋熢O計地板磚為引子,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以地板磚的樣本拼組,感受圖形的對稱之美。]
2. 拼熊貓。(第30頁的第6題)
老師非常感謝你們,要送給你們每人一件小禮物。(出示熊貓圖),你們喜歡嗎?不過這件禮物需要你們進行拼組才能得到。(指導學生進行拼組)
五、動手操作,體會圖形間的關系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通過你的觀察、動手驗證了兩種圖形邊的特點,還幫老師設計了地板圖案。你們想不想親手做一個漂亮的小風車?這里有做風車的過程(出示分解圖),你能說說怎樣做嗎?(在正方形紙上剪出四個三角形,就做成了風車。)
怎樣在正方形的紙上剪出四個三角形?
可是老師想出個難題來考考你,老師手里有張長方形的紙,你能用它做一個風車嗎?(把長方形的紙剪成正方形的經紙再做。)
怎樣將長方形的紙剪成正方形的紙?
出示圓形,問:這是什么形狀?用圓形紙做風車,先做什么?(把圓形的紙剪成正方形的紙再做。)
怎樣將圓形的紙剪成正方形的紙?
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各種圖形的紙做一個風車呢?注意:在做風車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哪些圖形?
。ㄈ嗤瑢W動手做風車,教師給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誰說一說你在做風車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圖形?
生:我先把一張長方形(或圓形)的紙剪成正方形,在正方形紙上剪出四個三角形,就做成了風車。當這個風車轉起來時就是一個圓。
[讓學生在做風車的過程中體會多種圖形間的轉換和聯系。]
六、總結
師:誰來說說這節課你都學會了什么?
平面圖形的拼組 篇6
課型:實踐活動課
教學內容:教科書27頁例1、例2,28頁做一做,練習六1、2題,30頁折紙飛機。
教學目標 :
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3、能根據要求自己操作學具。
4、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學具準備:教師:各種平面圖形的圖片;學生:學具袋中的平面圖形。
教學過程 :
一、激趣導入 :
小朋友們,老師知道大家平時特別喜歡折紙,今天我們一起來折一折好嗎?
二、學生自主探索有關平面圖形相互轉換的知識:
1、做小風車:
。1)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風車。
(2)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和一張正方形的紙根據例1要求:沿虛線折一折。
。3)匯報交流自己折后的發現,教師小結: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4)做小風車,使學生既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征又看到它們之間的關系。如把長方形紙折成正方形利用了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紙剪成四個三角形時,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關系,轉動風車時,又看到了風車所轉動的路徑是一個圓。
2、平面圖形的關系:
(1)學生準備好學具(各種平面圖形的卡片)。
(2)教師提出要求:能不能用幾個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能不能用幾個相同的長方形拼成一個正方形?學生獨立操作。
。3)用你手中的圖形拼組,可以拼學過的圖形,也可以拼沒學過的圖形。學生獨立操作。
。4)小組互相交流:用了幾個什么圖形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5)全班共同交流,學生到黑板上演示。
。6)說一說你通過這些平面圖形的拼組有什么收獲?
三、練習:
1、完成28頁做一做:你會用一個 剪出一個 嗎?
。1)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想各種辦法。
。2)教給學生最簡單的方法。
。3)讓學生說一說通過用圓形紙剪成一張正方形的紙,你發現了什么?使學生看到有時圓和正方形是可以轉化的,從而學習用變化的觀點來看問題。
2、完成練習六第1題:用 拼一拼。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增加學習的興趣。
3、完成第2題。
4、自己想想還能用什么拼成什么?
5、30頁教你折紙飛機。
四、小結:
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內容?
2、談一談你的收獲。
平面圖形的拼組 篇7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機器人圖,師:這是什么,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你們想玩拼圖嗎?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圖形的拼組吧。(板書課題)二、觀察比較,探究特征1、師:在這些圖形中有一對小兄弟,你能找出來嗎?說說為什么說它們像兄弟2、引導觀察長方形、正方形紙片的邊,說說自己的發現。3、師:你能想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嗎?(學生自由選擇方法如:折、量等,證明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4、請不同方法的學生上臺演示,師歸納并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征。 接下來我們就用這些圖形來拼一拼,玩一玩吧!三、實踐操作,感知關系1、用兩個同樣的長方形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圖形?2、用四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拼一拼,你又能拼成什么圖形?3、四人小組合作,用紅、綠兩種顏色的三角形卡片,試一試能拼成什么樣的圖案呢?比一比哪個小組拼出的圖案最漂亮?(展示、評價小組作品)4、師:小朋友們通過小組合作拼出了許多美麗的圖案,一個個都是很棒的圖案設計師。現在就請你們幫小強家一個忙,他們家買了許多地板磚,一般4塊地板磚就能拼成一個圖案,F在老師這兒有四塊地板磚的樣本,請你們發揮想象為小強家設計地板圖案吧。ㄕ故驹O計成果)5、聽音樂,做風車,吹一吹,玩一玩,說說在做、玩風車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圖形?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課下請大家留心觀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圖形拼成的圖案,說不定會有更多更好的發現。
平面圖形的拼組 篇8
教學內容:教科書27頁例1、例2,28頁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3、能根據要求自己操作學具。
4、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各種平面圖形的圖片;學生:學具袋中的平面圖形。
教學過程:
一、基礎訓練。
20以內退位減法的練習。(20題,學生獨立在練習紙上完成,電腦計時2 分鐘。)
二、情景引入。
小朋友們,老師今天要領你們去圖形王國參觀學習,你們想去嗎?
三、探究交流,獲取新知。
1、引舊入新,初步感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出示圖形王國的向導,引出所學過的圖形,學生認一認。
。2)先后出示長短不同的5條線段,讓學生選其中的4條分別拼成一個長方形并說說選擇它們的理由。
在學生說出理由的同時講解“對邊”的含義。
2、動手操作,具體感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設難:你如何證明長方形的對邊一樣長呢?
先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方法,之后再讓學生看書第27面例1中的對折方法,引導學生對折證明。
。2)老師小結并板書: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3)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折疊證明正方形的四條邊一樣長。
。4)老師小結并板書: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3、動手拼圖,感知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1)用兩個同樣的長方形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圖形?
學生先動手拼,再分別展示學生的作品。
。2)教師提出要求:用四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你可以拼成什么圖形呢。
先讓學生動手拼,再分別展示學生的圖形。
。3)用四個三角形可能拼出什么圖形?
把拼法不同的圖案展示出來,并加以表揚肯定。
4、課中操:《小手拍拍》
5、平面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
。1)正方形轉換成三角形。
。2)長方形轉換成正方形。
。3)圓形轉換成正方形。
四、應用知識,體驗成功。
1、說出圖中是用哪些圖形拼出來的。
2、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問:它們能否拼成一個正方形呢?為什么?
3、生活中的拼圖。
出示幾組生活中的圖案,讓學生感受圖形拼組的實用、美觀,激發學習興趣。
五、質疑問難
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
六、小結本課內容。
1、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內容?
2、 談一談你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