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平面圖形的鑲嵌 說課稿
22.9平面圖形的鑲嵌 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老師: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數學八年級(下)教材第二十二章《思辨》的第九節——平面圖形的鑲嵌.下面我將分四個部分向大家匯報一下:我是打算怎樣上和為什么這樣上這節課.讓我們來看一看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平面圖形的鑲嵌內容安排在本章的最后,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三角形的內角和,多邊形的內角和等知識.通過這個課題的學習,學生可以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綜合應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思維能力,獲得分析問題的方法,對于今后的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內容的特點以及初二學生的認知水平,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認知目標:(1) 通過探索平面圖形的鑲嵌,知道用單一的正多邊形圖形能進行平面鑲嵌的只有正三角形、正四邊形或正六邊形,并能運用正多邊形圖形進行簡單的鑲嵌設計;(2)在探究的過程中,理解正多邊形是否能夠鑲嵌的原因.2.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從實際中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開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使其理論聯系實際;(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3.情感目標:(1)通過觀察,實驗,歸納,說理等學習活動,使學生在體驗數學活動的探索性和創造性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2) 在探索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一定的審美情感;(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平面圖形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認識數學的應用價值.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題學習需要學生通過觀察圖片感知概念,進而探索用一種或兩種正多邊形能夠鑲嵌的規律.鑒于學生已有的知識,我將理解平面鑲嵌的概念,探究用一種正多邊形能夠鑲嵌的規律作為教學重點,將學生通過數學實驗發現用正多邊形鑲嵌的規律作為教學難點,將采用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多媒體演示等方式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教法與學法分析
課題學習應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教師引導為輔,因此我選用“引導式探索發現法和主動式探索嘗試法”進行教學.采用“動手實驗,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實驗合作探究,使每個學生在活動中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三、教學程序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為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首先讓學生欣賞一組生活中的圖片,說一說家里裝修房子在鋪地板磚時應注意什么?磚與磚之間是否有空隙,是否重疊?接著欣賞一組平面圖案,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并初步形成對鑲嵌的直觀感知,思考:這些圖案由哪些平面圖形構成?學生細心觀察發現,圖案中的平面圖形有的規則,有的不規則,有的是用一種多邊形拼成,有的用多種多邊形拼成,培養學生分類的數學思想.進一步提問:這些圖形拼成一個平面圖案有什么特征?學生很快可以回答:沒有空隙,不重疊.教師再引導學生結合圖案用規范化的語言描述:像這樣,用一些不重疊擺放的多邊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蓋,這類問題叫做多邊形覆蓋平面(或平面鑲嵌).由此引入到要研究的課題:平面圖形的鑲嵌.
(設計意圖:數學概念的獲得與觀察,實驗是分不開的.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過程,體驗數學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