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一數教案(通用6篇)
數一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第2~3頁彩圖數學思考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發問題解決第4~5頁彩圖,10以內的數字卡片情感態度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重點讓學生學會數數的方法難點學會數數的方法。活動流程圖活動1:活動2:活動3活動4:活動內容和目的看圖數數認讀1~10各數數身邊的實物小結問題情境師生形為設計意圖活動1:看圖數數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所美麗的小學校。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上學來了。大家看看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發現告訴同桌的小朋友。1.激發觀察興趣。出示教科書第2.數圖中的數量。2~3頁彩圖幅圖上這么多事物的數量能用數來表示,那么我們身邊的事物能不能也用這些數來表示呢?誰來說一說這幅圖上都有些什么?還有什么? [剛步入課堂,學生會出現緊張情緒,首先運用輕松的談話,可以拉近師生的距離,然后轉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輕松自然。] 活動2:認讀1~10各數10個數都數完后,教師先領讀各數,然后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10個數都數完后,教師先領讀各數,然后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同時,促使每個學生都有收獲和提高。]可以打亂順序指數讓學生讀。[掛圖也可以制成多媒體電腦課件出示。先引導學生看圖自由發現,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按數量的多少數,并從數數的過程中抽象出數。。]活動3:數身邊的實物小朋友們認真地數一數,這里有幾面國旗?一面國旗,就可以用數字“1”表示。數數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老師或爸爸、媽媽、(配合學生回答,貼一面國旗圖。)教師領讀,學生自己小聲讀[此處安排學生數身邊事物的數量,將數與學生身邊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活動4:小結小朋友們再數數看,你又發現了什么?有多少?今天,我們一起數了美麗的小學校里面的紅旗、花、樹木和鴿子等許多東西,還數了我們身邊的門、窗、鉛筆等事物。下課后,小朋友們還可以數一數我們校園里的事物。放學爺爺、奶奶,好不好? (配合學生的回答,依次貼出教科書4~5頁上的各圖片及對應的數字卡片。)
數一數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事物,滲透應用意識。
2、初步讓學生接觸1~10各數,經歷簡單的數數過程。
3、在他人的幫助下,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和樂趣。
重點:初步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再用點子圖表示數的方法。
難點: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一、 激趣導入
1、 師提問:開學了,你認識了哪些新同學啊?
數一數有幾個?
你能用小圓點表示出這個數嗎?
2、現在還有哪個小朋友愿意介紹一下你的新朋友?
誰會提一個問題?
一、 指導看圖,鞏固深化
1、 師:我們小朋友成了好朋友,一塊去郊游!
2、 引導數數
師:這么美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先不著急說,把你喜歡的東西數一數,記在心里!
(給一分鐘時間)誰來說一說?
3、 逐一在圖上數出1~10種物體的個數。
4、打開書10幅圖說說圖意
提問:7、8、10個圓點分別表示哪種東西的個數?氣球下點幾個點?畫圓點時要注意什么?有沒有更好的符號代替圓點?
一、 總結提升,發現樂趣
1師: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還可以數一數,你能數出來嗎?
2 小練習:在本子上畫出相應的圈。
你家里有幾口人?
今年你幾歲啦?
你書包里有幾本書?
你這一排有幾個同學?
師:希望小朋友們喜歡數學,學好數學 。
數一數教案 篇3
第一單元
一、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第2——5頁的內容,第2、3頁是一幅美麗的畫面,圖中有教師、學生、鮮花、樹木、樓房,人和物的數目注意用到10以內的各數。新教材豐富的教學資源,不僅將數擴展到20,而且畫面中,每個數量出現了多種角度數的話,還會數出很多,這就給予學生創設了充分觀察、探究的空間。在教學中,注意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數畫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數到,只要教師心中有數,在學生數出以后能給及時正確的評價即可`。
二、教學內容:教科書2至5頁:數一數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教材說明:
1、教科書第2至3頁是一幅“美麗的校園”圖。為的是給數數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資源,通過讓學生數同意種數量的各種事物,充分感知10以內的數。
2、教科書第4至5頁各集合圈中的人或事都是從“美麗的校園”中抽取出來的,每個集合圈的旁邊都標上了相應的數,讓學生認一認、讀一讀,使學生了解一下學生認數、讀數的情況。這里還不是正式教學生認和讀這些數。
3、本單元只是讓教師初步了解一下學生數數、讀數的情況。
五、教學建議:
1、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教師出示圖之后,不要急于給出數數的任務,分散他們的興趣,而是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觀察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當他們的好奇心得到滿足以后,再帶著任務去觀察。
2、應充分利用教材的資源。數數時,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讓學生充分地觀察,充分地數。
3、應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觀察、數數的活動,都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觀察、數、再小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應全面了解學生數數的能力。要盡可能讓每個學生都發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如果有的學生有困難,可以給適當的幫助,但不必花過多的時間。
5、應注意結合教學,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六、課時安排:1課時
七、課時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數數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難點:學會觀察圖片的方法; 用語言表達觀察的結果。
教學準備:第2~3頁彩圖(或相應多媒體課件),第4~5頁彩圖,10以內的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課題:
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要與老師一起學習很多的數學知識。數學知識是很有用的,學會它你就能增長本領,會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大家想不想學好數學?
我們平時很多時候要用到數數,大家會從1數到10嗎?誰來數一數?(伸出兩只小手,互相數一數同桌小朋友有幾根手指。與老師一起一邊伸手指一邊數數。)
二、看圖數數:
1. 激發觀察興趣。
(1) 師出示教科書第2~3頁彩圖。
(2)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所美麗的小學校。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上學來了。大家看看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發現告訴同桌的小朋友。
(3)問:誰來說一說這幅圖上都有些什么?還有什么?
2、數圖中的數量。
(1)小朋友們認真地數一數,這里有幾面國旗?(配合學生回答,貼一面國旗圖(2)師:一面國旗,就可以用數字“1”表示。(同時在圖右邊對應貼出數字卡片“1”。)
(3)教師領讀,學生自己小聲讀。
(4)小朋友們再找一找,圖中還有哪些也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
(5)小朋友們再數數看,你又發現了什么?有多少?
三、認讀1~10各數:
1、10個數都數完后,教師先領讀各數,然后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讓學生讀。
四、數身邊的事物:
師:這幅圖上這么多事物的數量能用數來表示,那么我們身邊的事物能不能也用這些數來表示呢?
你有幾個鉛筆盒?幾枝鉛筆?
第一行有幾位同學?幾位男同學?幾位女同學?
我們教室有幾扇窗戶?幾枝日光燈?
你的右邊有幾位同學?左邊有幾位同學?
黑板的上邊貼了幾個字?
……
五、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數了美麗的小學校里面的紅旗、花、樹木和鴿子等許多東西,還數了我們身邊的門、窗、鉛筆等事物。下課后,小朋友們還可以數一數我們校園里的事物。放學后,再數數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發現告訴你的家人,好不好?
數一數教案 篇4
第一單元:數一數 (共1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內容。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幫助學生初步認識1-10各數,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積極舉手發言,認真傾聽同學發言等。
3.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愛國主義和環保意識的教育。
教學重點:指導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興趣。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師:小朋友們請伸出你們的雙手,你能從中發現什么數學秘密嗎?
師:是啊,我們都有10根手指。請小朋友們互相數一數。
2、我們都能從1數到10,那么你能從10數到1嗎?互相數一數。
3、介紹數的起源。
二、按要求觀察。(課本2.3兩頁的主題圖)
1.師:看第2頁的圖,這是一個美麗的鄉村小學,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上學來了。你能從這幅圖中發現這10個數寶寶嗎?找到后請小朋友說給同桌聽。
2.反饋:那些東西可以用數字寶貝1來表示?還有什么也可以用1表示?請你指出來,說完整。
3、數到9個小女孩和10個小男孩時,引導學生用做記號的方法數數。
三.討論。
1、師:1可以表示一面紅旗一位老師,還可以表示生活的什么?其它數字呢?
2、師:如果我用一個圓圈表示圖中的1朵花,那么6朵花就應該用幾個圓圈表示?如果有8朵花呢?
三.練習。
四.小結:
這節課小朋友的表現都很棒,現在你能說一說,你學會了哪些本領嗎?今天我們數了美麗的鄉村小學里的人呀、花呀、樹呀、鴿子呀等好多東西,還數了教室里的門和窗等等東西,放學后,你們還可以數數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東西。
板書設計; 數一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課后反思:
導入部分師生互動比較新穎,能夠很快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介紹數的起源使學生了解數的演化過程,增加學生的文化內涵。
在觀察主題圖時,學生能夠很快收集到信息,只是不夠全面,很多學生往往只是找到一個信息就急于表現,我就引導他們:你能找到更多的數字寶貝嗎?從1找10。然后把你找到的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在反饋的時候,我就發現如果一個個反饋花費的時間太多,但是不這樣又可能讓學生信息的收集不全面。
后來我就安排了讓學生回答:這些數字寶貝還能表示生活中哪些物體?剛開始學生的思維受到了局限,還是從書上找,于是我就引導學生:1還可以表示1根手指,還有呢?然后學生的思維就拓寬了。
最后是用圖形表示物體,這樣就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慢慢轉化。
在課堂常規方面,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因為我好幾次發現有幾個學生答非所問,或者當老師同學在說話的時候不能集中注意力聽。
數一數教案 篇5
第一單元 數一數
備課組 一年級組 第一冊 執教人:馬蘭 執教時間 2008、9 共案部分
課題:數一數
教學理念:
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及合作與參與的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非常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初步了解兒童認數、數數情況。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等探求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讓學生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物快樂,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對人對物的愛的情感,初步培養學生會聽、會說、會補充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及合作與參與的意識。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一臺。
自主預習:
你會數數嗎?回家數一數自己家的物品各有多少?
教學過程:
個案部分
一、合作探究
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圖上的物體
分別有多少?
二、精要點撥
1、數數規律:
可 按方位順序數,
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從左上到右下,從左下到右上,
2、認真數
數的過程必須認真,不能多數,
也不能少數.
三、拓展延伸
猜一猜,想一想、說一說,驗一驗
手里最多能拿幾根粉筆?
盤子里最多能放幾個蘋果?筆筒
里最多能放幾支筆?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拿出一封一份禮物————金龜子的信,讓學生隨著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聽信: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好,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成為一名真正的小學生了,在學校里,你們將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到許許多多有用的知識,學會許多的本領,會面為一個對社會有著巨大貢獻的人,你們高興嗎?數學書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戲和活動,充滿了神奇,學好數學非常有用,它可以幫助你解決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難,你們想學習數學嗎?那么,從現在開始,你們的數學陳老師將會把你們帶進數學的王國里,讓你們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到那時,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小學生的,你們有信心嗎?
二、 認真觀察,小組討論,了解數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書中第2——3頁的畫面。
1、這是什么地方?你認為它美麗嗎?
2、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圖上的物體分別有多少?(先小組討論,互相說,教師深入到小組里了解情況,并且在個別組里探討數數規律,然后再請小朋友說)
3、評價:你認為你們組有什么優點,別的組呢?
三、繼續觀察,小組交流,了解認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材第2——3頁的圖畫
活動形式同第二個環節一樣:觀察——交流——匯報——評價,不苛求學生按怎樣的模式說,讓學生在相互啟迪中自我感知怎樣說好就怎樣說,怎樣說適合自己就怎樣說。
四、操作感知,及時強化
1、數周圍的實物(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數一數學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數字卡片
3、按方位數數
五、小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四、課后反思
本節課學生發言積極,學生學習
興趣濃厚,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
頭表達能力及合作與參與的意
識得到了培養.
本節課部分學生對數數 不夠認真
,有多數和少數的現象,因此需
要以后對學生數數的準確度多加
訓練.
數一數教案 篇6
一年級數學課程教案
周 次
一
課次
1
授課課題
數一數
教 學
基本內容
教科書第2、3頁
教學目的
和要求1、 讓學生通過看和數了解畫面的具體內容,引導學生感受看和數是認識生活中的事物,是學習數學常用的方法。2、 引導學生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并分別數出這些物體的個數,初步培養有條理地觀察的習慣。3、 讓學生在自己探索與合作交流中觀察、學習。
教學重點
及難點
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數數。幫助學生解決認知過程中的困難。
教學方法
及手段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等
學法指導
練習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
節
設
計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講述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熱鬧的地方——動物樂園,高興嗎?出示掛圖,進一步激發起數數的興趣,初步探索。看圖了解畫圖的內容,圖上有些什么?分別在哪里?結合畫面下的10幅小圖觀察,這10幅小圖都是從場景里提取的,讓學生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并分別數出這些物體的個數。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二、 實物操作 分4人小組,由任意一個小朋友說出物體的個數,讓其他3個小朋友用圓點擺出表示的數。三、 拓展運用 講述:小朋友,已經學會了數一數,即1—10的物體的個數。你能用1-10這10個數字中的其中一個數來說句話嗎?在小組內說說。如:我有10個手指,我們小組有4人,等等。五 小結六、鞏固深化1、游戲:火車鉆山洞2、數水果,摘水果七、總結評價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周 次
一
課次
2
授課課題比一比
教 學
基本內容
比較長短、高矮。課本第4~6頁
教學目的
和要求1、 初步認識長短、高矮的含義。2、 初步知道怎樣作長短、高矮的比較,初步懂得直接比較的思維方法。3、 能準確地應用長短、高矮的基本詞語表達出比較的結果。
教學重點
及難點1、 知道長短、高矮的含義。2、 初步懂得直接比較長短、高矮的思維方法。
教學方法
及手段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等
學法指導
練習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
節
設
計一、復習。了解學生對實際生活中長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認識。二、新課導入。1、取出一支吸管,問:這支吸管長還是短?2、當學生說出答案或爭論時,再拿出分別比它短和比它長的兩支吸管,引起學生對剛才答案的懷疑。三、新課教學。1、明確比較的要求。(1)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才能作比較,對單個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較。(2)確定什么和什么比較,比較的標準是什么。(3)比較時,要把兩物體的一端對齊,然后再看它們的另一端是否對齊,從而進行比較。2、指導看圖p4(投影):圖上有什么?3、看圖找一找比較這些事物的長短或高矮。4、練習。(1)看圖長的畫√,短的畫o。(2)你還能在圖上找一找,比一比嗎?5、小結。6、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實物,分組進行比一比,相互講出比較的結果。四、鞏固練習。1、課本想想做做。2、請聯系你身邊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五、質疑。六、總結。七、作業。運用已學的知識,找身邊熟識的事物比一比,說一說。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周 次
一
課次
3
授課課題
分一分
教 學
基本內容
蘇教版第一冊第7頁例題,第7―8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的
和要求1、初步學會按一定的標準,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應用。2、培養整理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的習慣。3、經歷數學活動的過程,獲得數學活動的積極體驗。
教學重點
及難點初步學會按一定的標準分類
教學方法
及手段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等
學法指導
練習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
節
設
計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怎樣把東西有規律地分一分。尋求“分類”的策略。(1)、同桌討論(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評價。動手操作,體驗分類。同桌合作把這此物品分別放入文具盒和學具盒中,并說說每盒中的東西有什么不同?反饋分類的結果。小結。練一練“想想做做”第1題。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拿出課前準備的物品進行分類,選2-3個小組上臺演示,說說分類的依據。想想做做第3題。整理好客廳后,小蘭來到弟弟的房間,瞧,調皮的小弟弟把玩具扔得滿地都是。(1)、小組討論可以按什么特點來分。(2)、小組活動:把分類的結果展示在小黑板上。(3)評價每組的分類結果。全課總結,拓展思維。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周 次
一
課次
4
授課課題
認位置
教 學
基本內容
課本第9—10頁。
教學目的
和要求
1、 在具體場景里體會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關系,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上下、前后的方位。
2、 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解決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題,初步學會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發展初步的位置觀念。3、 在分組學習中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及難點認識物體之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關系。
教學方法
及手段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等
學法指導
練習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
節
設
計一、 談話引入,揭示課題。二、 討論交流,感悟新知。出示主題圖——教室。提問:觀察主題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討論交流。組內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軍的什么位置?板書討論:國旗在黑板的上面,還可以怎么說?小明在小軍的前面,又可以怎樣說?分組討論。提問:你還能找出圖中哪些物體有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討論后匯報:聯系教室真實場景,感悟位置關系。小組學生相互說一說、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 游戲。(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2)拍手。三、 拓展應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題。2、“想想做做”第2題。 3、“想想做做”第3、4、5題。總結評價。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與教學反思
周 次
一
課次
5
授課課題
1―5的認識及書寫
教 學基本內容
課本第11—12頁。
教學目的
和要求
1、會讀、會認、會寫1―――5以內的各數,并注意書寫的工整,
2、能用1―――5以內的各數來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數量,初步建立數 感,并能進行交流。
3、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教學重點及難點
會寫1―――5各數,初步建立數感。
教學方法及手段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等
學法指導
練習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
節
設
計一、導入:
出示主題畫:(一)認真觀察,主動學習
1、認識1
(1)問:你看到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1表示的? 師:凡是象這樣:1個人、1個太陽等都可以用數字1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1表示的?
(3)請你拿出1根小棒
2、認識2
(教學方法同上)
3、認識3
請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請你擺一擺。
4、認識4、5
(教學方法同上)
(二)、出示計數器
先拔一顆珠,問:你認為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23、4、5方法同上。 板書:1、2、3、4、5
(全班齊讀:正、反讀)
(三)、教師說,學生操作
1、請你伸出4個手指頭 2、請你畫出3個三角形3、請你拿出5個圓片。
三、教學寫數字1――5
1、教師教拿筆姿勢
2、教寫每個數字的起筆,運筆、落筆。先教師示范,緊接著,學生書空,然后學生在書中描紅。
四:練一練
第21頁的第1――――4題,學生做在書上
(1)學生互評 (2)集體評 (3)教師評價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與教學反思